18位院士、专家齐聚“浙”里,共探科技无尽的前沿丨浙大管院面向国家战略发布“学科交叉BEST战略”同步发布

2024-03-28 文/周映彤 点击量:243


我国虽已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受制于人,怎样破?

科技创新每天都在发生,成果不少,但要转化为产业创新却很难,商学在其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当商业与工程、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会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产生怎样的驱动力?


1709519636269420.jpg


今日,一场云集院士、知名学者、企业家,共探学科交叉与产业创新“无尽的前沿”的思维盛宴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色大厅精彩呈现。


1709519659131903.jpg


进入新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之举。

在此背景下,2024年3月3日,以“无尽的前沿”为主题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4新年论坛暨学科交叉BEST战略发布会在管理学院金色大厅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包含学科交叉BEST战略发布会和新年论坛两大板块,其中新年论坛包含教育论坛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论坛。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出席新年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加速演进,许多科研范式与组织模式已发生巨变,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复杂问题的解决,唯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协同攻关。浙江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探索学科交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使命。


1709519687432324.jpg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在致辞


他强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当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发布学科交叉BEST战略意义非凡。他期待这一战略的落实,能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培养国家紧缺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1709519710514973.jpg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原主持教育论坛


当下,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来,学科交叉是这场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基于过去多年来不断跨越学科边界、学院边界和大学边界的创新探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2024新春伊始正式推出旨在引领商业、工程、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的“学科交叉BEST战略”。

发布会上,浙大管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教授对“学科交叉BEST战略”的内涵与设计初衷进行了深度阐述。


1709519737555049.jpg

浙大管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教授介绍学科交叉BEST战略


谢小云教授首先回顾了全球商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的STEM MBA运动,指出了商学教育变迁的时代背景和必然性。“如果我们透视美国工程院评选的‘上世纪最伟大的20大工程成就’,每一项创新成就的背后,都伫立着工业时代的英雄企业。”谢小云教授指出,商学与科学、技术、工程的紧密结合,历来是科技创新能够持续进行的重要原动力。在国家提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当下,管理学院依托浙大多学科优势,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的基本原则,推出学科交叉BEST战略,其目标是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新质生产力创造者,服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BEST分别代表Business(商业)、Engineering(工程)、Science(科学)和Technology(技术)的首字母。”谢小云教授介绍,学科交叉BEST战略是一套旨在商业、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综合教育与科研方案。未来,管理学院将以学科交叉BEST战略九大行动为抓手,面向国家重点产业,与理工农医等学科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通过学科平台的文理交融,国家紧缺的交叉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人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随后,浙江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朱斌教授,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小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共同发布浙大管院学科交叉BEST战略白皮书。


1709519770343285.jpg

发布会现场(从左至右:朱原、谢小云、朱斌、王小燕)


白皮书展现了浙大管院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挑战、理念与探索,学科交叉BEST战略的初心与定位及战略所包含的9大行动等。


1709519818743904.png

学科交叉BEST战略图


白皮书的发布,意味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将以“学科交叉BEST战略”的逐步落实,全面构建面向国家战略之需的学科交叉生态系统,踏上“以学科交叉探索科技无尽前沿,加速产业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征程。

新年论坛之“教育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浙江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汉明分别作主题演讲。


1709519859649439.jpg

杨 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以“交叉科学-无尽的前沿”为题,围绕学理篇、实操篇、案例篇三个篇章揭晓了交叉科学的衍生过程、实践探索与成功案例等。他认为,学科的空间应该是连通的,在一个“学术球”中,如果以不同的“小圆泡”看待各个学科,可以根据杠杆定律来确定交叉学科的位置。他指出,航天工程设置了总工程师和总指挥长的角色,很好融合了管理与科研、工程等职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管理学院发布的学科交叉BEST战略也是管理与工程、科学、技术的融合,缺一不可。


1709519884803584.jpg

林建华

浙江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以“打开边界-知识开放时代的大学教育”为题,分享了他对大学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思考。他指出,知识开放时代,科学研究不仅发生在学校,也发生在独立于学校之外的研究机构,大学必须打开边界、开展学科交叉,才能真正回应社会对新成果、新技术、新科学的强烈需求,培育出更具创造力的一代人。他表示,教育教的不只是知识,还应包含所有利于人成长的经历。教育需关注学生隐性的能力和知识,需要打开边界,让学生有更多实际生活和工作体验。


1709519908225246.jpg

吴汉明

“集成电路的交叉性,是我所认知的学科中最广泛、最深刻的综合体。”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汉明以“交叉学科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为题,分享了他对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发展的感受与思考。他指出,受政治性壁垒、产业性壁垒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合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史,他表示,集成电路领域是交叉性非常强的领域,它起源于科学,发展于工程技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发展载体。他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唯有走数字化道路,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快速追赶。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但无论是要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还是要实现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转化,都离不开商业、工程、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那么,商业、工程、科学、技术应该怎样交叉融合,才能加速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过程?

圆桌论坛上,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陈宝梁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居冰峰教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罗坤教授,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柳景青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谢小云教授,共同围绕“BEST: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这一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1709519935274458.jpg

圆桌讨论现场


他们分别结合各自学院代表性科技创新突破成果,就如何开展学科交叉合作、如何孵化高质量学科交叉研究、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发表了看法,并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新年论坛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论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代表管理学院致辞。结合国际商学教育出现的“脱实向虚”倾向,他指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我们的压舱石,作为中国商学院,有责任、有使命为培养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商学教育人才。为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发布学科交叉BEST战略,联合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开展交叉融合,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链接,从而形成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高度融合。他呼吁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携手打开边界,共创BEST。


1709519959507527.jpg


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实体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当下,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壮大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

主题演讲环节,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O徐志豪从不同角度探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


1709520019988275.jpg

吴晓波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在演讲中以供应链变革为例,分享了“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并从方向的定力、组织变革的定力、激活组织的定力、创新模式的定力等提出了六大建议。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只有把握住规律,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他说,“领先者”倒下往往不是因为管理得不好,而是在原有周期和体系中管理得太好,对破坏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缺乏认知。他认为,成功的企业需要不断自我创新,不断换道超车,切换管理方式,才能持续穿越周期,实现超越追赶。


1709520045219097.jpg

陈宗年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结合海康从技术创新到数据创新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他对创新实践的思考。他指出,海康之所以能够成功穿越周期,实现超越追赶,是因为抓住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范式转变期。如今,海康正在穿越第二个周期,挑战与机遇共存,如果能将数据要素利用好,通用智能发挥好,未来的空间可能十分巨大。未来,他期待与母校管院深度合作,共同挖掘数据的要素价值、改变和优化企业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赋能实体经济,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飞跃。


1709520068263261.jpg

徐志豪


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O、浙江大学企业家学者项目校友徐志豪以“创新驱动,实业为本”为题,分享了吉利科技在实业创新上的探索。他说,吉利科技集团成立六年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实业为本,持续在新材料、新能源、摩旅文化、航空航天及创新领域进行布局,开展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体悟到,团队的融合、商业模型与赛道的选择对科技创新而言至关重要。他指出,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难点在于持续寻求创新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因为创新是为了获得商业的成功,而商业的成功需要创新驱动。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观点分享环节,浙江大学MBA校友、e签宝创始人兼CEO金宏洲,鲁尔物联创始人、董事长胡辉,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浙江大学EMBA校友胡克飞,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贾国强共同围绕“新质生产力”作精彩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304112449.png

嘉宾分享现场(从左至右,上排:金宏洲、胡辉;下排:胡克飞、贾国强)


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领“科技向善”,开展负责任的商业创新。一财数智总经理黄磊,浙江力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海江,浙旅盛景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亮共同就“负责任的商业创新”作观点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304112445.png

嘉宾分享现场(从左至右:黄磊、陈海江、陈亮)


论坛最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王小毅教授作闭幕总结。他讲述了发布学科交叉BEST战略和举办此次新年论坛的初衷。“此次管理学院搭建平台,邀请多位管院校友回到管院,围绕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新质生产力、负责人的商业创新三个篇章展开分享,旨在促进科学家、企业家、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进一步交叉与融合,以多元主体的交互与碰撞,携手为服务国家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献力。”


1709522764246076.jpg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王小毅教授作论坛闭幕总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