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求是科创星辰班(BEST计划)MBA微辅修项目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圆满举办

2023-07-03 文/ZJUMBA_Unique 点击量:3367

6月25日,2023求是科创星辰班(BEST计划)MBA微辅修项目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楼圆满举办。启动仪式由BEST计划学术主任王小毅老师主持,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倪佳旎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书记潘健老师、BEST计划学术副主任金珺老师、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唐晓莉老师、BEST计划行政主任林依捷老师以及BEST项目与浙大MBA新动力班同学们共同出席。


1

第一阶段课程学习回顾

BEST



王小毅老师向大家介绍本次仪式,王老师指出基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外部形势的迅速变化,BEST计划整体培养理念是:快速迭代、响应未来,基于这一理念,今日,在第一阶段课程学习完成之际进行第一阶段的总结回顾与学生项目的分享交流。同时,在即将进入的第二阶段,项目将聚焦同学们的创业实践。


You are the best 

and worth it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倪加旎副处长首先致辞,倪老师指出研究生院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BEST计划致力于培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充分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这一培养理念充分顺应当前大平台和大团队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呈现的交叉融合局面。”倪老师代表研究生院向第一阶段顺利结课的同学表示祝贺,对所有支持和参与项目的老师表示感谢,并且希望同学们在第二阶段中继续向前迈进,不断突破边界,充分交叉融合,继续保持学术热情和创新热情,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创新,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更多的突破。倪老师还指出BEST项目是浙江大学研究生交叉培养的重要尝试,希望通过新工科和新文科的交叉培养具备战略思维和经营思维的未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也旨在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提质增效。最后她鼓励同学们在项目中取得更多成就,获得更多收获,努力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并以“You are the best and worth it”结尾。



“两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老师致辞,谢老师肯定大家前期在课程学习及各类活动与项目中取得的优秀成绩,但表示当前做得仍然不够,他心中的预期目标还未达成,“我希望同学们依托BEST平台努力做成以前无法做成的事,成为创新者、创业者和富有热情、激情和动力的学生”。谢老师回顾了BEST项目的筹备过程,从疫情第一年开启项目设计,资源梳理整合及调研,到拜访了含院士在内的诸多学科领军学者,希望找到在一所大学里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的良好方案的过程。他表示在各方努力思索与支持下,这一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培养方案终于在2022年开启,其落地过程倾注了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期待,因此,他希望作为BEST项目“黄埔一期”的同学们能够奋发向上,在其中充满收获。谢老师指出当前不是结束,而是阶段性的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开始,他向师生再次阐述项目初衷,心怀国之大者以商学赋能科技自立自强。谢老师也指出将科学技术的发展跟商学的知识转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样可以成就学生的职业生涯。最后,谢老师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和同学们认真的投入,并希望BEST项目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为浙江大学创新型领导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卓越案例。



充分学科交叉  奔赴星辰大海





 王小毅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总结回顾,指出BEST计划绝非仅仅只是上课拿到学分,而是希望开拓具有浙大特色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他表示经过招生BEST计划共招收来自16个学院的15位博士生和15位硕士生,学科门类齐全,这奠定了实现学科深度交叉的基础。从2月26日在管理学院大楼举行了开班仪式后,项目进行了第一阶段三方面的培养:一是聚焦战略科学家培养的第一课堂,在领导力与组织行为、创新与变革管理以及战略管理课堂上老师们倾囊相授;二是聚焦交叉前沿领域的第二课堂,各类讲座使学生与各行业大咖面对面对话,充分拓展思维眼界;三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三课堂,同学们跟随郑刚老师进入一线深入观察学习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同学内部也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开展前沿技术分享活动与线下交流活动。他表示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培养,BEST计划的理念逐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随后,他通过播放一段由BEST计划学员制作的VCR与大家重温几个月来学习的过程,并向大家介绍了MBA吉祥物创创家族的新成员——代表BEST计划的科创版创创,酷似宇航员的创创形象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代表着充分学科交叉,奔赴星辰大海。




在BEST计划第一阶段结课证书授予仪式上,谢小云副院长和潘健副书记向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学习的同学们逐一授予了结课证明,这代表着同学们在第一阶段的课程学习圆满完成。



为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

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不断努力




生工食品学院博士生陈美玉同学作为BEST计划学生代表总结第一阶段学习经历,陈同学以一位小男孩将水洼里的小鱼扔回大海的小故事引入,指出BEST成员类似故事中的小鱼,曾受限于自己的学识和眼界,BEST计划打破了商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四个方面,让学员带着各自领域的知识技能相聚商学的汪洋大海,在多元碰撞中成长与收获。她总结了BEST计划的三条成长途径,一是与老师交流,在三门跨学科富有前瞻性的课程中连接理工农医与商业管理的桥梁拔地而起;二是与同学们交流,同学们一起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完成工作,在彼此相遇中碰撞火花、升级思维;三是与社会交流,在调研中走近企业亲身感受管理学知识脱胎于现实商业管理又反过来指导商业管理实践。她表示虽然第一阶段培养已经结束,但仍需要继续进行跨学科交流,为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不断努力。



2

第二阶段课程开启

BEST




在此之后,进行项目指导老师聘任仪式,由谢小云副院长和潘健副书记向17位老师授予聘书,并向大家依次介绍各位专家的研究领域。



王小毅老师向在场师生进行了创业项目团队的简要展示,6个项目分别是南疆超级水果计划、Neurolive.ai智播全球、基于AIGC的核工业“数字工程师”、BioLink X DAO、AI音乐——自动创作BGM和MatchUs。王老师表示希望指导老师能够全流程帮助学生梳理规划,呵护项目让项目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表示学院可提供包括商学+孵化加速平台、产教融合资源、校友资源等多方资源促进项目发展和学生成长。



我们要平衡

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的有用性




BEST计划学术副主任金珺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金老师指出学员面试聆听大家的研究领域时便觉得可以产生很多好的创业机会,不希望同学的思维和想法被第二阶段的要求所束缚,更希望看到在BEST平台中通过实践实现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想法和想象,并指出在当下跨学科、跨产业、跨科技的时代背景下,不要被所在团队束缚,多与其他项目交流碰撞。金老师表示同学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平衡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的有用性,充分考虑科技项目发展的长期性和短期性。最后金老师鼓励同学与老师们充分接触交流,期待发挥同学们的激情、热情、活力和动力,在项目中有所收获,也同时为项目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祝大家和大家的项目取得成功。



搭建理论和现实世界的接口




学生代表陈敬思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在BEST计划中收获了碰撞和增长,他始终坚信兼容并包不同领域知识,“围绕自身所在学科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培养调和、接纳一切思考和价值观的性格是重要人生阶段的一部分,BEST计划就是这样的一个体现,让我们有了广阔的知识融合空间。作为一名光电学院的研究生,我一直思考如何把研究成果链接真实的世界,推动某一领域的生产力进步这一终极问题,也一直专注研究硅光技术中离市场非常近的对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行业”,他表示在研究的推进中除了拥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之外,构建完整的产品设计思维、创建团队以及设定合理科学的战略等细节问题都需要完全的考虑,BEST计划是他寻找答案的地方,在这里他学习到非常多的体系知识和行业案例,与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同学们进行了充分思维碰撞。他希望怀抱对硅光行业的热爱,在BEST项目的下一个阶段和同学们在完成学业和科研任务的同时保持对长期目标的灵感,追求工程商业艺术领域的交叉学习和横跨各个领域的思考方式,搭建工程理论和现实世界的接口,一起寻找不确定时代的答案,一同探寻共同的人生增长曲线。


   

   


最后,在BEST计划行政主任林依捷老师的组织下由各个项目小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团队项目,在场师生就项目各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次仪式圆满完成。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