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科技】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之路,感悟科学家的企业家精神!
2023-03-16 文/林依捷 点击量:7133作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通过
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并构建了涵盖基础设施、关键装备和运维管理全过程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
中国高铁走过了怎样的创新之路?
工科一流的浙江大学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我们又可以从中国高铁的创新模式中学到什么?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为《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第四讲,和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和管理学院共同打造的求是科创星辰班(BEST计划)第一课,近日,管理学院特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速铁路研究中心主任方攸同教授带来了《浙江大学的高铁创新实践》讲座。
这是一次走近高铁、聆听高铁背后故事的别样之旅。两个小时的讲座精彩纷呈,丰富生动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更强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科技强国的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奋战于科研一线的大国重器制造者和研发者。
ZJU-MBA
中国速度背后的“浙大力量”
方教授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永磁牵引电机。永磁电机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用永磁电机替代传统异步电机将引发全球技术变革。”浙大和中国中车共同研发的永磁高铁拉开了中国高铁“永磁驱动时代”序幕,使我国在这个领域占领了国际技术制高点。与CRH380相比,永磁高铁每人百公里能耗下降12.46%,单车年节电超过200万度。
方教授讲的第二个故事是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作为移动设备,高速列车必须通过接触网导线接受来自地面的能量,要实现高速下的稳定受流,必须研发高强度高电导率的接触网导线。面对此前高铁接触网导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浙大人迎难而上,不但研发了镁铜导线,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铬锆铜导线,支撑实现了运营列车世界最高时速,标志着我国高铁接触网技术实现了技术跨越。
ZJU-MBA
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仍然在路上
中国高铁已成为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金名片。中国高铁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浙江大学的创新实践何以屡屡成功?中国高铁还有哪些难题,未来又需要在哪些领域获得突破?讲座末尾,方攸同提出了几点思考。
在他看来,中国高铁成功的秘诀主要有三点,分别是领导的决心、统一的市场和正确的路径,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中国拥有非常庞大、一体化的可控市场,高铁建设规模超过了全世界的50%,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和想象的。”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催生了中国高铁,中国高铁也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正是得益于中国的体制和国情,才得以能自上而下、全国一心,从决策到管理再到技术人员的高度统一和团结,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高铁精神。
浙江大学在高铁领域的创新实践恰逢其时,强势的工科牢筑了研发成功的坚实基础,同时,与头部企业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也让研发过程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在自主研发上的一次次创新和突破,展现了一所百年高校的责任担当。
未来的挑战是什么?
方教授建议关注三件事。
一是运维。如此大规模的高铁网络和海量的装备给智能化运维提出来新的要求, 而中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也给运维带来了新的挑战。相信相关研究一定会为世界铁路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智能驾驶。相比于汽车的无人驾驶,针对铁路的无人驾驶研究将更有价值。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升铁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相信更为智慧的高铁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三是高速度。“高铁对速度的追求是永恒的。”随着高铁的普及,人们对旅行速度有了更高的期望。杨卫院士在两会提案中建议“以冲击新速度来牵引我国高铁技术创新。”伴随着高速的达成,我国高铁的科学研究、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必将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图:方攸同教授(右)向管理学院赠送了高铁模型
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原(左)向方攸同教授赠送了刻有杨卫院士签名的课程纪念牌
JU-MBA
高铁给我们的启示
征程正未有穷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的道路如何选择?企业又该如何更好地融入科技进步的大时代?发人深思。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看来,立足国情,从时代出发,找寻这个大时代中的最佳位置和模式是关键。
在今天,推进中国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以及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这三类基础研究平台搭建尤为重要。“对于中国来说,这三类研究共同繁荣,才能构成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在过去45年来,对于“引进来”、“市场换技术”问题,各行各业都曾不断在这条轨迹上尝试、探索,成功、失败……这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文化等国情密切相关,也与我们建立在广袤地域和广大人口之上的“大国定位”有关。也正因如此,在一些至关重要的领域,独立自主的创新研究非常重要!我们该怎么去做?他认为,未来在中国,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产业里,都会快速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格局。
高铁的成功模式是否能放到芯片、大飞机等其他特定的行业或技术攻坚上?答案是不确定的,轨迹上也许可以相似,但是高铁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同样有很多偶然性。但这样的模式和思考,对于今天我们如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最后,谢小云表示,所谓的科技创新背后最终都会回到“人”,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凝结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奉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需要勇气,冲破一切阻碍,这就是科学家的企业家精神!同样企业家也需要培养科学精神,这也正是今天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设《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课程与BEST项目的初衷。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学海无涯勤为径,科技创新无止境。科技创新之路因时因地而异,核心技术自主化是时代命题,需要一代代人为之奋斗和开拓,共同书写时代答卷。期待在未来课程里,在浙大校园内,科技创新可以在此蓬勃。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