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分享会第20期——“从商业投资到科幻作家” 牛津学霸的职场转型之路 顺利举办!

2021-10-22 文/梁贝特 点击量:1679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30+”已然成为广大职场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第一批90后已迈入30岁大门。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似乎应该是每个人人生最为光彩华丽的篇章,但对于现代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对30岁的恐惧可能远远大于期待。那么,如何才能对自身、对行业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呢?20211017日下午,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邀请了一位来自牛津大学的学霸李佳蓬在线上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从四个方面入手,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从商业投资到科幻作家的职场转型之路。

作为90后的代表,李佳蓬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丰富,曾求学于多个国家,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的数学、统计及医学领域学位。毕业后从事金融领域相关的投行、投资工作,现为国内一线私募股权基金医疗健康及科技领域青年投资人,同时还多了一个新身份——科幻小说《青年世代》的作者。


数学系如何进入金融领域?

在牛津求学的日子里,李佳蓬并没有选择直博这样的学术之路,而是在大一时就设定好未来要从事金融类工作,积极参与学校里投行、咨询公司等讲座活动,为日后的求职之路作准备,但是碍于经验的不足和在语言和国情上的先天劣势,他将自己的实习申请从伦敦转向了香港,同时也着手准备CFA来弥补自身金融知识的不足并证明自己从事金融行业的潜力。他也推荐同学们参与股票投资,以实际的操作经历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在这样充分的准备下,他成功地进入了投行领域工作。期间,他分享道,转行,特别是转入金融行业,其实并不难,最关键的在于掌握方式方法。



由投行转向投资

在投行的工作经历中,李佳蓬发现了投行的本质在于撮合,而这会使得从业者自身对公司的判断力、对行业的理解力渐渐模糊,因此,他决定转向投资领域。这次转型主要是依托于他自身股票投资所积累的投资经验以及对医疗行业的深入了解。李佳蓬分享了自己选人时的小故事,鼓励那些想走投资道路的MBA同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要有自身对行业的深刻体会和判断。


选择医疗健康行业,及工作后的学习规划

选择医疗主要是出于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对医生医疗资源的开拓以及自身健康养生的需求,李佳蓬的各种选择一直都体现出他本人所说的“实用主义”。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医疗行业立足,李佳蓬选择攻读香港大学医疗专业的在职硕士学位。在此,他希望同学们在做出决定之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同时要注意投入产出比。


个人的自我实现路径选择——首部科幻作品《青年世代》的诞生

李佳蓬认为人生需要不断地尝试,在合理的风险下大胆尝试才能不断进步。这也是对当前年轻人在职场感到焦虑的解答,如何体现自身与他人的差异化?李佳蓬在他的探索之路上瞄准了写作,他非常热情的与同学们分享了他选择写作的心理路程,从设定目标、选定主题、初步成文、两次自我审查到最终成书出版,都体现了他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做事方法。同时,他提醒同学们副业需要在不影响自身主业的情况下开展,一方面要想清楚,另一方面要大胆做。



提问互动环节,李佳蓬与同学们就各类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交流。就同学提出的 “文学与投资的互通性,如何找到自身背景能力与未来要做的事情的互通性”一问,李佳蓬表示,投资和文学有共通性,都是通过仔细观察一些事实和现象,挖掘出表象背后更深层的东西。科幻小说是想象未来,投资本质也是投资未来,只不过投资更务实一些,投资成功是对思维能力的肯定,而文学更天马行空,是精神的愉悦和边界的拓展。关键还是在于勇于尝试探索自身的能力。还有同学问:“在跨界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不会焦虑?如何消除这些焦虑?还是说在做这些跨界前要具备相应的心理素养?”李佳蓬表示,写作过程中焦虑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他会通过跑步来适度缓解焦虑,当然还是需要明确未来的最终目标,想清楚努力的最终目的。还有同学问:“如何在主业和副业之间平衡自己的时间?”李佳蓬认为主要还是要看时间的分配,自身的兴趣,当然前提还是不能影响自己的主业。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同学们收获颇丰,在讲座的最后,李佳蓬与同学们分享了他认为未来年轻人想要获得成功在于思考,机会一直存在,关键在于谁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提炼关键信息,并能够不断尝试、不断反馈,选择正确的道路坚持到底。


撰稿/2021级周末2班 张连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