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院士做客浙大MBA“金课”谈创新发展,浙大MBA微辅修推介会顺利举行

2021-09-28 文/林依捷 点击量:2167


2021年9月24日晚,由杨卫院士分享的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的讲座暨浙江大学研究生跨专业MBA微辅修项目(BEST计划)推介会在管理学院新大楼A103顺利举行,现场可谓座无虚席。在紫金港校区管理学院新大楼,杨卫院士为200余位MBA同学带来一堂生动的《求是科技前沿与产业创新前瞻》导论课——《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


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司库,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等职。


讲座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小毅教授主持,到场的嘉宾有: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高翔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张明方教授,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王晓莹,主办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魏江教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原,副院长谢小云教授,党委副书记吴为进,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和杭州校友会10余位优秀校友代表。


开场前,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小毅老师,率先热场分享了管理学院面向浙大研究生设立的MBA微辅修项目——BEST人才培养计划,又名求是科创星辰班。该计划融合商学(Business)、工程(Engineering)、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将商学放在第一位,期望商学能够成为连接理工农医文各个领域的桥梁。这是一个面向浙大研究生设立的微辅修学分项目,旨在推动理工科学生实现技术转化和创业孵化,建立具有鲜明浙江大学特色的、“新工科”与“新文科”融这种跨专业的碰撞和交流,正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这与杨卫院士接下来要分享的讲座主题不谋而合。BEST计划特色为面向研究生交叉学科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培养的“商学+”教育模式。作为浙江大学今年唯一的微辅修学分项目,希望发挥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高校的多学科优势,欢迎工科实验室的同学走入管理学院,通过“培育-孵化-加速”的三阶段科创MBA微辅修,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科技洞见、掌握科技转化必备的商业与管理知识、具有全球尖端科技产业竞争力的交叉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这是一次全新的教育尝试,或许在研究生教学史上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活动现场同学们更是对此表示满怀期待,跃跃欲试。





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 王小毅


这种跨专业的碰撞和交流,正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这与杨卫院士接下来要分享的讲座主题不谋而合。一场围绕创新、围绕科技、围绕发展的视听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讲座伊始,杨卫院士首先阐述了“创新”的概念及其对应的四步创新阶梯,让大家有了对“创新”的基本理解。杨卫院士先对“创新”“驱动”“发展”这三个词的主体进行了解释,“创新”的主体是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驱动”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和投资部门,“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因此要让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让三者的主体组成良好的团队。而后举例说明了目前中国效率式发展难以延续、开发式发展举步维艰、高新技术式发展始终差人一步等等的现状,并阐述了他对“卡脖子”问题的思考。



杨卫院士


目前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正采用着借力的模式,也就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模式,虽然我们依旧尚未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也尚未契合,但是中国是制造强国,且GDP大或然率超越美国,资源与产业体系接近于完备。因此,后续的发展方向可考虑采用低调攻略,即内紧外松,稳住从大国到强国的30年的基础上,研究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努力形成反制体系,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上强化高端科技的投入,从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回顾中国的现状,效率式发展已难以延续,开发式发展已举步维艰,资源式发展受限环境承载能力,高新技术式发展始终差人一步,引进消化再创新更是与虎谋皮,自主创新之路尚未完全走通,同时由于中国发展越来越接近美国,所以中国还面临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中。那如今中国面临的“卡脖子”是如何造成的?现状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应对?




杨卫院士表示,造成“卡脖子”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国最初是借力式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即改革开放、引进技术、提高效率、占领市场份额、占据产业链中低端,将引进消化再创新做到了极致;其次,全球的产业分工格局出现冲突,原先中国制造中低端、韩日制造中高端、美欧制造高端,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中国的发展必然造成了全球的产业分工出现冲突;最后,是修昔底德陷阱,中国的GDP大或然率在未来10年左右会超过美国,但中国还没有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尚未契合,成果转化没有落地,资源与产业体系虽完备却短板明显。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现在的创新模式应逐步从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慢慢向原创和自主创新这个方向去进行发展,要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代表国家进行重大战略科技使命任务的攻关。科教发展的新格局在于双循环,杨卫院士通过各类图表数据定性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在学术产出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国际发展情况,阐明了基础研究在科学与教育上的重要作用。不难看出,目前国家正在重点发展创新模式和高端人才的培养,也提供了大量的战略支持和政策倾向,争取可以达到科技和教育的内外双循环,从而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拓展应用基础研究服务强国建设、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版图上的复兴、贯穿成长阶段的人才和团队培养机制这4个方面能取得重大的突破。而在这几个方面,国内也已有相关团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薛其坤教授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王贻芳院士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的发现、西飞+浙大柯映林团队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南仁东团队打开的中国“天眼”、中科大潘建伟教授的多光子纠缠与量子通讯、浙大杨华勇团队的盾构技术等等,都值得我们钦佩和敬仰。不难看到,其中也有来自我们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包括现场列席的没在讲座中的案例中但也为中国的研究做出了非常大贡献的研究不同领域的教授们,让现场的同学和老师们不禁燃起熊熊的自豪之情,更鞭策着大家也能朝着优秀靠近,争取为中国创新的未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杨卫院士提到,目前国内基础研究有三大短板,分别在农业与健康领域、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及核心高新技术领域,期待着更多的研究者们一起突破,共创更强大的中国!


杨卫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盛宴,整场讲座展示了丰富的例证,比如,量子霍尔态、“天眼”、金刚石改造后的下一代理想半导体、超重力、盾构等等。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方向向杨卫院士提问,杨院士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同学们收获颇丰。






最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教授代表同学们向杨卫院士作致谢辞。谢小云教授引用夏承焘先生的一句话“繁星在天,万绿如梦”来形容今天的管理学院。谢小云教授再次重申了管理学院“商学+”的教育体系理念。谢小云教授表示,MBA、EMBA的同学们不仅仅是管理学院的MBA、EMBA,也是浙江大学的MBA、EMBA。希望同学们可以借助浙江大学理工农医综合学科的优势,前瞻性地看到所在行业、技术、产业的未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谢小云教授


讲座结束,杨卫院士向积极提问的同学赠送了他亲笔撰写的书籍——《研究生教育动力学》。








供稿:2021级浙大MBA学生 张连捷、董桂芳

责编:佟庆

校对:林依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