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语境下的旅游发展再思考|商学+文旅

2019-10-29 文/应译 点击量:2209

20191024日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与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文旅产业管理MBA项目系列讲座--文旅融合语境下的旅游发展再思考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楼西溪厅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原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党委书记李虹先生给大家做主题分享,李虹先生同时也是浙江大学82届校友。讲座现场不到17:30就已经有MBA同学到来,来自于旅游投资、景区运营或其他跨领域行业的近100名听众陆续将会议室坐满,最后还要加座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讲座于19点准时开始,首先文旅产业项目主任吕佳颖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嘉宾。李虹先生从文旅融合切入正题,他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诞生了一批中产阶级把这个弹性需求变成了刚需。政府部门职能的变动,也加速了推进文旅融合的进程。目前来说,对于文旅融合语境下的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旅游资源总量守恒,而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各大景区承载力饱和,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这个问题尤其明显;二是国民的旅游文化断层现象,年轻人追求高品质、享受当下的旅行方式,老一辈的省钱思想不复存在。拿杭州最著名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来说,它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旅游价值主要在于人文的积淀与山水审美的典范。杭州作为著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主要辐射着国内长三角、日韩、港澳台地区的客流,而江浙沪三省仅仅依靠1.4亿人口和2%的全国土地面积,创造了高达23%的经济总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城市发展非常均衡,消费潜力可见一斑。对于欧美游客来说,长距离飞行不会成为他们的旅游首选,所以我们还是要重点关注周边省市区的市场开拓。

        李虹老师又以地理导向为要素分析,杭州既没有矿藏,又无港口,属于典型的七山两水一分地,每年在城市旅游营销费用上支出高达六千万,才有2018年旅游总收入3589亿元、实现增加值1038亿、占全市GDP7.68%的成绩。实行旅游西进战略,关注的不仅仅是外来者,更要关注本地人的共生与幸福感。即使西湖免门票少了收入,但综合保护工程做的还是有条不紊。半年前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政府也在努力构建文旅融合场景。旅游国际化战略,是让杭州这座城市在国际上富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能为游客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


        发展文化旅游,可以细化为五个方面,它们是改善民生、转型升级、综合带动、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给居民们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与城市其他支柱产业联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杭州迈向世界,让世界读懂杭州。讲座临近尾声,唯一的提问互动机会被2019级集中二班胡颖同学幸运得到,她问到:现有的导游或者讲解器无法成为游客最好的文化传播者选择,在这个去物质化追求精神满足的社会趋势中,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有趣的灵魂?李虹先生认为不同旅游场景该有不同商业设计,老套的线路设计无法说服年轻人选择这样的产品。如果少一点制度性的门槛,会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从业者做出创新。他举了出租车司机做导游的例子,表达了每位熟悉城市历史与景区游玩的居民都可以成为这个文化传播者的观点。

        

        作为文旅产业管理MBA项目2019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活动,本次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同学们收获颇丰。吕佳颖老师也表示11月还会请到其他重量级嘉宾给大家做主题分享,欢迎各位同学持续关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