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管理学院获2004年度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第八位
2004-11-11 文/MBAChina 点击量:631据新浪网报道,11月2日由《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4中国MBA商学院排行”结果正式揭晓。在这个中国首次参照国际惯例发起的第三方独立排行中,我校管理学院名列2004年度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第八名。
这次排行榜中名列前10位的院校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首次参照国际惯例排行
由权威财经媒体发起民间第三方独立调查,是国际MBA排行公认的做法。在国外较为权威的商学院排名系统,各家在评估时都会选择不同角度,最权威的大多注重以学生及雇主评估为导向,调查内容主要涉及MBA毕业生薪酬及其对商学院的满意度、雇主意见和商学院师资实力等。
经理人》杂志很早就决意按国际惯例打造一份真正权威的MBA排行,并于2003年7月成立MBA排行项目组。在长达一年的项目准备期里,《经理人》杂志研究了各种国际权威的MBA排行评估体系,听取了MBA学生、企业及商学院等各方面的意见,并最终提出了一个科学、系统的排行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经理人》还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查公司发出投标邀请,寻找实施该项目的合适的市场调查机构。今年6月,《经理人》杂志正式委托全球三大个案研究公司之一的益普索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实施“2004中国MBA商学院排行”调查,调查过程历时四个多月。调查内容主要涉及MBA毕业生薪酬及对商学院的满意度、商学院实力、雇主满意度”等三大方面。
MBA日渐重视投资回报
问MBA毕业生读MBA值不值,得到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是肯定的。从排行调查结果来看,读MBA之前与MBA毕业之后在薪酬上有着令人羡慕的涨幅,而在职业发展上MBA毕业生也普遍比较接受。身价提升、职业发展良好,肯定了读MBA的价值,但绝多数人认为未来发展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潜力,而MBA文凭只是块敲门砖,帮助你去赢得这个机会。
调查显示,企业在雇用MBA毕业生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考虑性价比。但总体而言,MBA毕业生首份工作薪酬较读MBA之前,均较有为明显的增长,2001届毕业生工作两年后薪酬的涨幅,较读MBA前有的增长甚至超过1.5倍(详见榜单数据)。
与此同时,调查显示,从2001届MBA毕业生毕业两年之后的薪酬来看,无论是商学院之间,还是MBA毕业生之间,他们之间的分化也相当明显,收入最高层段与最低层段相比,可达一倍多。同时,在企业趋于理性,不再迷信MBA,企业现在一般不会一上来就给没有相应管理经验的MBA毕业生予高职、高薪和压上高经营指标,有的大型企业招聘的MBA更多的是从基层干部开始使用。MBA不再等同于前几年的高职高薪的代名词,反映到MBA就业市场,就是他们身上的光环逐渐散去,好工作难找,个人的实力与能力重要性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对投资回报和机会成本更为重视。这反映到调查中,就是MBA报名人数的回落,以及部分商学院人气指数的回落。
哪类MBA在企业中最吃香
在《经理人》杂志2004中国MBA排行调查中,数据显示,受企业欢迎的MBA毕业生,一般具有三种特质:
第一是执行能力强的MBA。数据显示,雇主对MBA学生评价中,对执行能力的关切度居于首位。在课堂上,MBA教师往往爱对MBA学生说,培养你们是做总经理的,这种观念导致MBA毕业生爱指挥而不愿服从。甚至有企业向商学院抱怨,有的员工读MBA前很听话,读MBA之后,反而不服从。但现实中,以往有的企业急功近利地委任MBA以高职和高薪,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后,无论是企业、商学院都在回归理性,更多地认为,MBA培养的是基层管理干部,更强调执行能力强,而不是战略能力强。因此,企业更欢迎能很好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的MBA,更欢迎快速学习、快速反应和行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MBA。
第二是行业经验深厚和个人基本素质较好的MBA。MBA的优势是工商管理知识结构较全面,但团队协作、人际技能、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等能力是雇主招聘时,更为看重的基本素质。如果光有工商管理知识而连基本做人都不会的MBA,其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往往难于得到认可。同时,MBA毕业生入学前较好的行业背景和经验,对某个行业或领域有较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影响MBA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第三,人文知识素养比较好的MBA。战略、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课程,是每个MBA的必修课,能否学好,固然影响其就业及职业发展。但在MBA知识结构趋同的今天,人文知识素养如何,也影响MBA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即使像管理沟通中的如何写好报告,如何作好演讲等,其功夫有时也在诗外,需要通过一些文化的软性力量,所以MBA须用人文的方法培养个人魅力。
顶尖商学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调查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明显,即排名前10的顶尖商学院中,他们的很多做法都非常类似,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是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确立在校学习期间的目标和未来职业生涯的目标。顶尖商学院大多是在入学开始就提供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而不是等到毕业时才 “临时抱佛脚”。
其次是在引进国际的师资和课程内容,在利用国际资源巩固和提高现有师资方面,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方面,都有积极的探索。
第三,重视学生满意度,“学生给老师打分”,商学院在课程开始一段时间后,以及在课程结束后,都注重通过学生打分形式来评估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帮助学生就业及暑期实习,利用商学院资源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联系,推荐学生实习,举办专场招聘会推荐就业。
一个强烈的反差
从调查获得的数据来看,MBA毕业生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价普遍比较低,而企业雇主对所聘用的MBA毕业生的评价得分也不高。而现实中,各大商学院的普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获得了MBA学生们的好评。 这是一个强烈的反差。
调查显示,MBA毕业生评价比较低的方面是教师授课水平、企业经验,以及对所用案例及案例教学、课程设置,其中最突出的是,有60%的被访者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打分在7分(含7分)以下,有64%的被访者对教师的企业经验打分在7分以下(含7分)。这反映了中国商学院的现状,说明在师资方面,在案例研究方面,在授课教师实践经验方面与MBA学员的期望值存在着差距。
实际上,在做这份排行的过程中,发现各大商学院们都多少存在着一些误区:
习惯于用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MBA,看重学术、学科评价而不是市场评价,以致让已毕业MBA学员产生不满,评价一所商学院的好标准是应该看其产品—MBA毕业生在市场上的价值。 教营销的部分商学院,反而不懂得如何营销自己,商学院的品牌仍缺失。 通常以大学名气来想当然对比MBA商学院,认为大学的名气大,MBA也是好的。
害怕阳光,喜欢想处于混沌状态中,特别是在同一个城市中有多所学院的,害怕分出名次来。
企业对MBA的诟病
调查的结果发现,用人单位对MBA毕业生的性价比评价不高,有55%的被访企业对MBA的性价比打分在7分(含7分)以下,其中低于6分(含6分)的又高达38%。
企业对MBA的个人能力的评价也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MBA毕业生的薪酬要求过高,二是MBA毕业生的个人能力水平与预期的有差距,特别是集中在两个方面:执行力不佳和缺乏国际视野的眼光。中国企业正面临着竞争白炽化和走向国际化的挑战,执行力和国际视野成了一个适用人才当前必备的素质技能之一,显然当前的MBA毕业生在这方面不能让企业满意。
在调查中,企业目前对MBA抱怨比较多的,集中有四大问题:
出现了没有管理经验的低龄化MBA。有的学生刚本科毕业一两年,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发现MBA热门,好找工作,于是就报考MBA。而真正有管理经验的人,却有可能没时间去准备“应试教育”式的MBA联考。
在MBA光环的笼罩下,一心只想做总经理,眼高手低,不屑从小事从基层做起,执行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融入中国的企业环境。不少到中国本土企业工作的MBA,到哪个公司,都说公司管理落后,自以为是,生搬硬套MBA的书本知识,不能基于公司所处的环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学的MBA知识用不上,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用,实际做起工作来,方法跟读MBA前没有什么区别。
面对MBA学生的这些问题,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使用MBA的心态在变化,他们已不再盲从于MBA的光环,而是在帮助MBA调整心态的同时,自身对MBA的期望也有所调整。对MBA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在有修正地采用。
与此同时,在教育部改革MBA入学方式的同时,商学院也在调整招生面试策略,更加注重MBA的实际管理经验。为了把好面试关,提高办学质量,有的商学院甚至对面试的考官也要先进行资格认证和培训。
排行对MBA教育发展的意义
由《经理人》杂志独家发起和主办的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是按照“以客户和市场的定向定量评价导向”原则,依照专业的方法独立完成调查,并由《经理人》杂志、新浪网、经济观察报、MBAhome联合发布排行结果。
一份严肃的MBA商学院排行榜,无疑对商学院、MBA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有着特别的价值。对于MBA教育,掌握着发言权的无疑是各MBA商学院,它们是中国MBA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它们很强势。然而,市场之手操控着MBA教育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做的这份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是学生报考选择MBA学校的重要参考坐标,是雇主选择MBA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坐标,是MBA商学院检视学院工作市场成效的重要参考坐标,它对推动MBA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正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所言,“排行的意义关键在于,通过不断的第三方排行过程,让商学院能不断从中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以上转摘自新浪网有关报道) 全部TOP20的排行榜可去“日常通知”栏目查看。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