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home 专访寿涌毅:全球视野 创新能力 创业精神 社会责任

2011-10-27 文/MBAChina 点击量:707

   

    MBAhome记者:寿主任,浙江大学是第二批获得MBA招生资格的院校,从1994年招收第一批MBA学员开始,现在已经过去了17年,您觉得在这17年里,浙大MBA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寿主任:其实应该这么说,不光浙大的MBA项目有变化,这17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都非常大。MBA教育跟其他本科或者科学硕士,甚至博士的教育差别很大,它比较贴近市场,贴近经济,其实可以看到国内各个院校的MBA项目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浙大的变化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跟17年前比,首先人数差别就很大,当年报名的人可能还没有今年录取的人多。其次师资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17年前给浙大MBA上课的老师能上到现在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师资几乎已经脱胎换骨,17年前,说真的,在国内的管理学院、商学院或者是经管学院来讲,真正按照MBA的要求胜任MBA教学的老师非常非常少,因为大多数的老师那个时候也不太有企业经营的经验,也不太有真正的企业咨询经验,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国外的商学教育或者是MBA教育是怎么样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老师本身自己有企业咨询的经历,很多老师也参加了国内外很多商学教育的培训,比如说我们很多老师也去哈佛等等进行一些案例教学的培训,所以在这方面教学方法上已经比较好的跟国际接轨。

    另外一方面,浙大最近几年一直也聘请很多的兼职教授,当然我们聘请的并不是国内外其他学校里的知名教授,我们聘请的是兼职的讲师,或者用哈佛的说法是实战型的老师,我们聘请的是咨询公司的高管或者是很多公司里的高层经理,然后我们会跟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专长在哪里,请他们来开一些方向性的特点非常明确的实务性的专业课,这些事情在17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大多数的院校包括第一批很多院校其实都没有很明白MBA教育和科学硕士教育的区别,当然这个事情也是有利有弊的,比如说浙大17年前培养的很多MBA同学毕业之后都去念博士了,有些甚至现在已经是很多学校的教授了,也算是柳暗花明吧,但是其实回过头来看跟我们MBA的培养宗旨不完全一致。现在浙大MBA的办学宗旨就非常明确,我们希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能够胜任的优秀企业经理和企业家,尤其从地域来讲,我们位于浙江省,位于长三角,所以更明确的说我们是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职业经理人,培养更多的创业家,这是浙大MBA项目的定位,这个定位在17年前也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那个时候讲创业还很少,我们也很难说有一个项目专门来培养创业人才。应该说这17年不能说天翻地覆,至少也是沧海桑田了。

    MBAhome记者:确实是这样。听了您的介绍真是觉得这17年变化特别大,今年正好是中国MBA20年,不知道浙大MBA在未来十年或者是二十年间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吗?

    寿主任:应该说我们现在整个学院的发展战略和MBA项目的发展战略都比较明确,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很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讲?以前国内的管理学院、商学院其实很多不是以MBA教育为主,尤其是好的大学比如像清华、像浙大,像交大,因为很多会强调学术研究,所以很大程度上会侧重在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育上,但是实际上现在的趋势越来越明确,就是所有一流大学的管理学院实际在教育领域来讲,本科生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以招生人数来讲,MBA的招生数量会占到绝对多数,比如在浙大来讲,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每年大概也就是100人,研究生还不到100人,博士生就更少了,换句话说,本科生加研究生加博士生还没有MBA一年招的人数多,MBA我们每年招300人,要是加上EMBA人就更多了,每年差不多有500人。是其他所有类型学生的两倍,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现在很明确,管理学院在教育这个领域发展的重点就是MBA。

    我们现在有一个学院使命的陈述,关于教育的部分我们的想法就很明确,我们就是要培养企业的高端人才和领袖,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有一个定位,因为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外资的企业、跨国的公司和民营的企业在人才需求上是有区别的,我们是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企业领袖,我们的MBA项目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是这样一个定位。其实最近几年我们也是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在做调整,比如说我们现在会希望开越来越多的全球MBA项目,我们之前已经跟法国里昂商学院和美国柏森商学院合作办了一个全球创业管理的MBA项目,以后类似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我们国际合作项目都叫做全球MBA项目,因为我们觉得上次办的全球创业管理项目有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就是我们真的是三个学校合作,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班级,我们前面两届同学平均国籍数量都是在18个以上,班里有18个来自不同国家以上的同学,这样的话他有国际化的切身感受,而不是只在书本和课堂上学到说国际化、全球化是怎么样,比如我给他们上课,我给他们讲运营管理,然后我给他们讲一些案例的时候,我就发现讨论很热烈,其实不需要我讲太多,为什么这样讲?我发现德国的同学他看问题的角度和中国的同学看问题的角度截然不同,还有来自非洲的同学,他们的角度又完全不一样。比如我讲案例就讲到汽车,汽车就很有趣了,我们知道德国工业非常发达,我们也知道浙江的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就讲到知识产权,说吉利很多车看上去长的跟德国车也很像,这个事情会不会有问题。德国同学讲这里是不是有知识产权,他们又讲如果不是完全的抄袭可能也没有问题。但是中国的同学又会讲,当年很多老外也都抄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抄,非洲同学又不一样,说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也在非洲投资,那如果我们也抄中国的,那中国人会怎么想,这个就可以看到一种碰撞,因为每个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他接受的教育背景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一种亲身的教育经验非常宝贵,否则只是在课堂上很多东西学不到,很多事情需要有亲身感受。

    所以我们的这个班级会在法国先呆四个月学习你如果要创业要怎么样来准备,然后所有的同学都在杭州呆四个月来了解,如果你注册了一家公司了要怎么做,因为浙江这边我们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办的企业一开始都是小企业,小企业怎么做,在杭州呆了四个月之后再去波士顿呆四个月,假定你一直做的很成功,你的企业终于做大了,大企业的经营和小企业的经营是不一样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没上市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美国的证券和金融很发达,所以那边的老师就会来讲如果你的公司想要上市怎么办,哪怕不是中小板,是创业板,是纳斯达克,你需要知道怎么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的培养让同学们知道一个全球的经营理念,而且有切身的感受。我们以后会办类似更多的扎扎实实的真正全球化运转的MBA项目,这是我们以后的一个发展规划。

    另外一方面来讲,当然我们还要突出我们创新和创业的特点,在几年前浙江省政府就提了一个口号,叫“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实际跟我们学院发展思路还真是不谋而合。在浙大管理学院一直以来这两个学科领域创新的研究和创意的研究都是有传统的,在国内也做的比较领先,现在来看,培养创业家会更有价值,为什么这么说?苹果前任老总乔布斯为什么很多人怀念他?当然他名字起的好,他姓乔布斯,英文里就是工作,因为美国现在刚好经济差,很多人失业,所以很多人怀念他。因为他创办了苹果这家公司,很多人能够在这里找到就业机会。换句话说,乔布斯为很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我觉得这也体现了社会责任。所以在浙大管理学院我们也一直在想,我们培养的同学,当然很多同学会做职业经理人,他需要找工作,我们也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人是所谓的工作创造者,他能够为别人带来就业的机会,这个对民营经济来讲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够给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只是去寻求机会,那么我们MBA项目就没有达成我们的宗旨。所以,在课程上,在师资分配上,在企业的合作上,以后这都会是我们的一个方向,以后项目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和师资的设置上,其实都会向这边做调整。像清华他们在去年已经开始做课程的改革了,我们的计划是在今年年末或者是明年年初也会做比较大的调整,也是希望来配合我们的项目的宗旨。以后十年基本还是会这样发展下去,区别可能会有不同国际化的项目,课程上不停有一些新的补充增加。

    MBAhome记者:听了刚才您一番话,我对浙大MBA项目有了一些全新的了解,我替考生问两个比较实际一点的问题,因为浙大从去年开始推出MBA面试的新政策,跟其他学校都不一样,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寿主任:去年我们一开始推出的时候比较谨慎,因为浙大的学风一直以来是求是学风,我们也算是一个试点的做法,当时我们的做法是本科毕业八年以上的同学可以申请提前批面试,我们会先审核他的背景资料,审核之后我们会请我们院内的教授和院外一些资深的校友做面试。一方面浙大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一直是比较优势的学科,我们前任常务副院长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另外一方面,我们自己的MBA同学里很多校友就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多大公司HR的经理甚至很多猎头公司的老总都是我们的MBA校友。基本上我们的面试就是院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加院外相关有从业背景的校友来面试申请人。如果我们觉得他非常优秀,很适合我们的MBA项目,我们就会给他一个优先录取资格。去年的做法推出以后,应该说反响还是很好的,去年来面试的很多同学都具备了相当高的素质,首先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有相当好的从业经验,其次这些同学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是他们对MBA教育的理解和对学习的期望其实都很高,他们会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会很迫切的希望可以在这个课程里学到系统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甚至我跟很多同学说过,我说以你们的背景,以你们的资力,完全可以去念EMBA,因为有些同学其实已经是大公司的副总了,他说其实他也考虑过,他也知道EMBA还不用考试,他说他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还是要来念MBA,MBA知识学习的更系统,而且同学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以去年的良好反响为开端,今年我们又做了一些调整,也算是一个改革的深化。我们申请的门槛降下来一些,我们申请门槛的新要求变成研究生毕业三年以上,本科生五年以上,大专八年以上,这里其实有一些考虑的。像去年我们真的有很多很优秀的同学来找我说我也想申请提前批,因为他非常想在浙大念MBA。但是我看了他的背景发现,他是专科文凭,已经工作十几年了,公司里成绩也做的很好,有副总,也有几个是自己创业的,每年的营业额都已经几千万了,我觉得都是很优秀的同学。我们后来觉得这些同学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同学问为什么是本科毕业八年以上,我工作了六七年,我觉得自己也很优秀。所以今年我们就把门槛适当降低下来,但是我们一样会审核材料。MBA跟本科、科学硕士不一样,它是一个职业教育,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个项目。这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希望招到合适的学生,另一方面考生也应该寻找合适的项目,虽然听上去都叫MBA项目,但是不同学校MBA项目差异是很大的,所以这也是浙大做提前批面试的出发点。

    为什么没有像很多学校索性降到三年呢?我觉得MBA跟普通硕士教育有区别,他需要同学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在课堂上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些理论和理论的运用,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的底线。换句话说,可以预期浙大未来若干年内也不会进一步放宽提前批的入选门槛。当然没有达到提前批面试门槛的同学,我们一样欢迎他来报考,但是对于这两类同学我们评估的要求或者是出发点其实是有区别的,对于提前批面试的同学来讲,我们看重的是他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他所具有的素质,就是说他是不是符合我们培养的要求。而对于刚刚毕业才三年或者四年的同学来讲,我们看重的是他培养的潜质,他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将来能够培养成为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创业企业家,所以这两方面的定位其实差别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也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普通批的同学考分可能要求高一点,这个也变成他将来素质的体现。

    MBAhome记者: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现在MBA学员其实看重的更多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脉关系,还有一个是职业发展,您觉得这两方面对学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咱们浙大怎么做的呢?

    寿主任:我们做MBA教育的老师和MBA同学在这方面还算是比较一致的,大家都觉得对MBA这样的职业教育来讲,课堂的学习只是一部分,至于比例是1/3还是2/3其实不重要,但是我们都达成一致的理解,就是课堂之外很多环节,很多平台对MBA同学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校友的平台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直跟我们的同学讲,如果他在浙大念MBA只是来上课,这个是非常浪费的,也是很失败的。在浙大这边我们会有非常好的校友平台,因为我们的MBA项目已经做了十几年了,我们整个管理学院校友就更多,如果再放大到整个浙大,杰出的校友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同学们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有效的利用这样一个校友平台,他自己怎样融入进去。

    在整个课程或者整个项目的设计里,本身就有很多环节是帮助他们来做这些事情的,比如我们每年入学会有新生拓展,新生拓展本身就是由校友来操作的,就是要让新生增进对浙大的了解,因为很多同学可能是第一次加入浙大,所以我们拓展环节有很多是在校园内的,有很多也是在校园外的,这也是跟很多学校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它不只是让这届同学互相认识而已。在入学之后也是一样,我们会有MBA联合会,我们会有各种不同行业的俱乐部,这些都是跨年级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我们的同学可以融入到整个浙大大家庭里,他可以接触到这个行业里很多资深的同学校友,很多时候他们会在这里找到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比如像我们去年毕业的很多同学后来去了很多企业,尤其是针对脱产班同学来讲,其实都是学长来招聘的,所以我们每年也会办很多MBA的专场招聘会,我们甚至想要办EMBA校友企业的MBA专场招聘会,因为在浙大EMBA校友差不多有50%自己是老总,他们后来一直以来跟我讲,我们其实很需要人才,我觉得我们浙大MBA本身质量就很好,其实我很希望直接来找他们。之前我们有很多MBA同学毕业了就是去了EMBA同学的企业,甚至很多直接去做了董事长助理或者是总裁助理。当然这个规模还有限,因为以前都是自己找,后来我们做成正式的专场招聘会,这个都是可以看到的,在浙大这边有非常特广阔的校友平台,校友资源。讲到职业发展,尤其对我们脱产班同学来讲,其实职业发展是离不开校友支持的,如果讲职业发展,只是讲自己怎么提高素质,这个就太局限了。如果我们的校友,包括EMBA的校友,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帮助我们同学一把,有的时候就会很不一样,这个也是我们在做职业发展的时候一个工作的重点,其实跟校友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