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节中的风险”主题沙龙顺利举行

2014-03-04 文/MBAChina 点击量:2844

       2014年222日,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和中国供应链及运营管理人俱乐部(SCOM)主办的供应链环节中的风险主题沙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60多位来自制造与供应链行业的浙大MBA校友、浙大GMSCM项目的学生和其他企业管理者们和三位分享嘉宾一起分享讨论了供应链环节中的风险话题!


      本次沙龙由浙大MBA校友周朝晖主持,她首先介绍了SCOM组织及杭州分会,论坛背景和日程安排。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吴兴华老师介绍了浙江大学GMSCM项目的基本情况。




       GMSCM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硕士项目(Master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与浙江大学两所著名高校联合创办的双学位硕士项目,基于原有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制造管理硕士项目(MMM)和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设立而成,完成该项目学习的学生将获得两所大学所颁发的硕士学位。GMSCM项目培养的目标人群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物流企业的核心经理人员。


       SCOM全称“中国供应链与营运管理人俱乐部”,是一个创新型的采购供应链、及运营职业经理人的非营利组织。目前会员超过20,000名,是中国最大、最活跃、吸引力最广的供应链及运营职业经理人俱乐部。下辖11个学术研究组:计划、供应商开发和采购、物流、客户服务、供应链一体化与战略、合规、生产与制造、卓越营运与质量、EHS、技术支持、领导力与职业发展等。

 

       本次沙龙活动主题分享嘉宾,中国供应链及运营管理人俱乐部执行委员、约束理论专家 (TOC Expert)张峰老师Philip首先开启了“库存风险”章节的分享,Philip提出了MAKE to Availability (为现货生产) 的观点。“大家都知道库存是面双刃剑,精益生产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追求零库存。”


       高德拉特先生基于TOC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sTOC制约法),也有人译为“约束理论”,突出关注如下两点:需要时有库存 (即有用的产品不能缺货);不该备库存时坚决不备。 库存只是一种时间上的转换,可以理解为战略库存。Philip 比较了MTAMTS的各项不同点, 并提出建立MTA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战术,即保持显著高的现货率,以实际有限消耗拉动生产;同时认为,企业在补货周期超出客户容忍交货期的前提下,必须有一定的现货库存。互动环节中,Philip 现场询问大家什么是需求,并援用Eli Schragenheim的理解――供应链的前端应该从消费者开始。消费需求的变化拉动所有供应链的需求和供应. 为了更准确的的预估,MTA 模式提出了中央仓库概念,基于变量集聚效应,消费点越多,供应点的变数就越低。期望通过供应链协同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库存可见性,运用DBM动态库存管理以实现快速交货。

 

       随后具有12年电子通讯行业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经验的张天生Tantion老师,基于个人多年外企的全球采购实践,跟大家分享了采购的风险相关知识。他认为:采购风险主要集中于采购活动中各种非预期的因素,他提到供应商管理中企业期望的5R原则,重点强调了如下三点:


Right supplier: 不一定大而强就适合,需要相对企业本身特点;

Right quality:   不需要超出技术规范SPEC

Right cost:        成本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它的潜在淹没成本。


        为保证企业拥有5R供应商,Tantion从供应商数据库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循环圈两方面,介绍了供应商选择模型以及供应商评估模型的框架,并给出参考实例供与会企业借鉴。供应商评分矩阵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基于各个企业现状去进行调整。在供应商评估方面,他特别提到了侧略联盟一词,不仅要着眼于供应商过去的表现,还要考虑双方今后的战略走向,以期待企业有更多更好的优先供应商/合格供应商。



        最后,上海大学需求链研究院首席顾问;国际预测者协会IIF认证培训讲师赵玲老师Ivy,从预测计划为何总是不准,引申出供应链中的“软风险”探讨。供应链的管理,如果仅仅从供应的角度,就只是执行层面;而需求则是计划策略层面,供应链的本质不是供应两个字,而是供需之间的平衡!Ivy的“供需平衡了吗?”这张图,把需求管理和供应管理同时展开,本质之说的观点非常清晰易懂!但是,不管是计划,还是供应,不管是有各种ERP,还是有完善的制度,核心都是需要人去做。如同与会者的心得分享:“一定要平衡,系统再好,还是需要人来干预!”。


        从预测计划的角度去看库存,又和PhilipTOC角度看库存不同,另有一番新意!Ivy抛出了一个弧线上升图,阐述由计划引导的“库存管理三段论”

第一阶段:听天由命;

第二阶段:开始管理库存;

第三阶段:上升到不管库存的理想状态。


        伴随库存管理的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供应链风险控制也就有了如下三部曲:计划风险、库存风险、供应商风险。Ivy认为软风险难以规避的原因在于如下四点: 管理者“活在当下”的绩效考核压力注定短期行为/企业中大家更愿意做救火英雄,获得更多赞誉/不相信需求需求可以管理, 更信赖供应链的柔性/不知需求如何管理。


        预测计划的人都是数据处理高手,没有数据怎么行呢?Ivy 根据国外标杆企业的案例,给出了如下经验公式:销售预测准确性提升10%,企业利润率提升5-10%,具体表现在采购成本、资金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订单交付率、生产效率的提升。”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重视起需求管理。


        如何降低“软”风险,Ivy提出了如下两条路径选择: 自外向内环境倒逼(被动选择)、 自上而下推动改善(主动选择)。介绍了国外需求管理的四个维度: Accountability 管理职能/ Process运作流程 /Metrics 绩效体系/ Techniques 预测技术,并建议企业设立独立于供应链职能之外的需求计划经理岗位,作为预测管理者,在与其它相关部门预测支持者的互动下,推动企业前进。 


       Ivy 最后以“你的预测做得准与不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同行比你准!”,结束她的专题分享。Ivy赵玲老师犀利的观点、精彩的逻辑、接地气的现状分析,引发大家的热烈提问,非常值得回味!




        分享沙龙在意犹未尽中“强行”结束了。引用一位与会者的微信分享做为结束语:“阳光的周末,在美丽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听供应链管理的分享交流,获益匪浅。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




文/周朝晖,胡国权


摄影/葛雷鸣,钱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