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访学札记(一)|戴水君:为了诗和远方
2015-11-03 文/MBAChina 点击量:4420文/戴水君 2013 MBA 脱产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于,在这个“生活不止有股票,还有诗和远方”的夏天,为了这时常萦绕耳畔的诗歌和诗人笔下那康河的柔波,我跟随浙大MBA访学团,远渡重洋来到了心中的远方——向往已久的知识殿堂,英国剑桥大学。
7月21日清早,我们的航班从萧山机场准时起飞,成功地躲避了那一天杭城罕见的暴雨。后来知道,当天早上我们之后的航班都无期限地延误了。由于我们在香港转机的时间只有2小时,所以如果我们第一段航班延误,后面的整个行程或许就完全混乱了。何其幸运!美好的旅程就从航班准点开始。
初抵剑桥,我们即有幸受到剑桥市长接见,并参观了庄严古朴、充满历史感的剑桥市政厅。
之后的半个月里,我们在剑桥教室里聆听剑桥名师亲授课程,享受剑桥传统的高桌晚宴;参访英格兰央行、剑桥科技园以及彭博社、史密斯威廉森投资公司等一流名企;沿途观光了英国的风土人情,也欣赏了地道的英国话剧,与英国文化有了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若一个人视野开阔,心里怀有一个多元的世界,其人生也会变得豁然开朗”,从东方到西方,从喧嚣到宁静,确实,我感受到的了一个“多元的世界”。
一、剑桥地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剑桥大学,群星荟萃。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了7位英国首相以及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都为剑桥大学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伟大地位,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称剑桥为“自然科学的摇篮”。
因此,长久以来,剑桥大学于我,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剑桥的大师们,更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个夏天有幸能与浙大MBA的同学们,共飨这智慧的盛宴,我分外珍惜。
本次访学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创新创业和国际金融投资为主。这与我们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精神十分吻合,也与时下我国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契合。授课的多为剑桥大学资深教授,像《剑桥地区高科技创新与创业》由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娄睿思亲授,娄教授还是英国皇家工程学院、物理学会和化学会的院士;讲授《大数据对商业与生活的冲击》的白睿教授是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还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企业促进奖以及芬兰的白玫瑰一等骑士勋章。
娄教授的创新创业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剑桥大学的许多学者都对创业充满了热情,娄教授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作为医疗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他发表各类文章365篇,其中专著7部,有大于100项的专利;同时,他投资衍生公司11家,担任诸多公司董事职务;业余还爱好旅行、古董和跑车。他给这一类学者命名为“学术企业家”。学术企业家创业,不以金钱为主要目的,除了拥有知识,他们的关键属性是“动力、激情、火花”;他们渴望把他们的科学变成实用的东西,用他们的独特的“企业家精神”去创造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无缝对接。娄教授在总结剑桥地区高科技创新创业成功的原因时,特别强调了是“大学、政府、行业”三者各司其职、有机连接的成果——大学创造知识,行业可以“为利润管理知识”,而政府出台各类激励政策,成为协调“大学——行业网络”的接口。关于这点,在之后由霍斯利教授讲授的《剑桥现象》一课中也有所提及,在参观了剑桥科技园之后,更有了深刻体会。
霍斯利教授在讲授“剑桥现象”时说,总共800多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其实有785年是不关心商业的,由英国第一个科技园即剑桥科技园是1970年才由三一学院建立的,至今也就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在“向上发展,从未衰退”。英国政府在对科技园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在其于2000年7月发布的名为《卓越与机遇》的白皮书里指出,“政府不能创建集群,但它可以做的是为发展消除障碍,提供正确的财政与监管框架……”那么,剑桥大学这样与产业界的长期、深入合作是否会导致大学被过度商业化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坚持学术自由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坚持保证项目科研价值又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剑桥大学。在政、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高校如何保证学术自由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如何让学者既关注教学和科研又能将成果有效转化,学术企业家如何平衡和定位自己在“学术”与“商业”中的精力分配,这值得我国高校正蓬勃发展起来的科技园、孵化器和以及诸多“学术企业家”们学习和借鉴。
白睿教授主讲的《科技企业的大数据应用》是我们本次在剑桥上的最后一课。我们有幸生活中这个互联网和科技大发展的时代,既享受到了大数据对商业发展的巨大裨益,又深受因数据被出售而带来的个人隐私泄露的困扰;当太多杂乱无章的信息阻碍我们思考的时候,白睿教授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是生活的中心点”,人脑才是最有效的大数据机器。作为最后一课的授课老师,白睿教授还耐心地等待我们每个人完成结业考试,并亲自为我们颁发证书。当音乐响起,讲台上的投影打出中国和英国的国旗,心中油然而生几分神圣感;而国旗下方的一行文字“让我们建立起跨大洲的联系——用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建起一个无疆界的世界!”,又让我油然而生几分使命感。
课程最后,白睿教授给我们的引自Deborah Johnson-Ross临别赠言更是给我深深地启发与鼓舞: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成就卓越:
比世故多些关怀,比万全多些冒险;
比实际多些梦想,比可能多些希望。”
二、中国的“大国崛起”与英国的“平静撤退”?
赴英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国忙于大国崛起时,英国为何选择平静地从世界撤退?》,文章源于《华盛顿邮报》5月发表的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英国放弃世界强国地位》, “最近在英国待了几天之后,我对这个地方已经变得如此狭隘深感震惊。英国曾经辉煌地连续充当了300年的世界强国,但现在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这一地位。”坦率地说,在此之前,我原本是向往和喜爱欧洲小镇生活的,想象着那宁静、悠闲、景致优美,以为那“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是最好的人生。但到过以后,我发现我更爱我的祖国,尤其是爱我们经济、文化、精神同样富有的杭州。
英国人绅士、彬彬有礼,但有时会觉得他们傲慢和保守(当然,我们喜爱的司机Gary除外,他是那么的热情、真诚和包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临别时大家共同合唱的一曲《送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萦绕在我耳畔);英国有发达的福利、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和制度,但中午12点的商场才陆续开门、下午5:00就关门的现象虽然可以用“文化”去解释,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国家的激情和活力在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万物复苏、朝气蓬勃,我们虽然体制还不健全不完美,我们常常有着种种抱怨、失落和焦虑,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她每天都处在变化之中,每天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当然,正如评论所说,“过去500年来一直以在物质上进取、索取和对外扩张为主基调的西方文明,眼下正试图转入一个更加内敛的新阶段,它将越来越多地专注于内省”,我也相信,沐浴在帝国夕阳里的“大英帝国”,或许并非我所感受到的衰弱与沉重,而恰恰是洗净铅华之后真正走向了臻于极致的人类文明。但这不妨碍我仍然坚持选择喜欢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有尘埃更有曙光、既激荡更充满希望,也就是财经作家吴晓波笔下“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的激情岁月。
三、岁月可回首,天真作少年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风吹着白云飘,你到哪里去了?想你的时候,抬头微笑,知道不知道……”在英国的日子,无论是坐在车上看窗外绿草茵茵、牛羊成群时,还是同学们兴奋地在蓝天白云下奋力奔跑、笑靥如花时,我的耳畔总会响起刘若英的这首《知道不知道》。是的,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注定那么少;因为那么少,所以弥足珍贵。与谁同行或许比去哪里更重要,旅程如是,人生亦如是。
这段游学的经历,我除了体验到世界顶尖大学的教育,感受到西方文明和文化的熏陶,欣赏到美丽地欧洲风光和宁静地乡村生活,最最重要地是收获了满满地同学和师生情谊。同行的MBA学友们博学多思而又多才多艺,踏实进取而又朝气灿烂;他们学习的时候专注而又认真,讨论的时候深刻而又严谨,玩耍的时候奔放而又豪迈。还有辛苦的领队、导游、司机,美丽的翻译,还有真诚而温暖的、致力于打造她那“小而美”公司的浙大校友、剑桥博士晓菡。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又飞回到牛津小镇上的那个庄园城堡。落日的余晖下,绿色的草坪与金黄的麦田之上,阳光打在身上,笑意洋溢在每个的脸上,他们手牵手,一起奔跑,一起欢呼雀跃,时光在那一刻定格,留下完美。
我想这一定是童话里的诗和远方,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