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MBA?毕业10年的浙大MBA“小2班”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1-01-29 文/徐玲 点击量:8045

为什么要读MBA?


为什么要读MBA?

想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想学习全套的商业理论?

想博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想获得全新的人生体验?

想打开世界的大门?

……

又或者,以上都是。


“小2班”告诉你,他们是怎样的MBAer。


“小2班”全名为浙大管院MBA2010级集中2班,十年前的“小二班”很多学员都不在杭州工作,但却必须在职学习。为此,他们始终要上演真人版“双城记”,无论刮风下雨,克服严寒酷暑。


十年磨一剑,一招试锋芒。

毕业近十年,“小2班”走出了1位十大杰出青年、1位纽交所敲钟人、1位新农业双创带头人、1位获国家创新基金补助的创新者以及4位博士、5位创客。他们中有人从企业转投高校改变人生轨迹,有人不断创业探索发展方向,有人坚持创新事业更上层楼……


如此优秀的“小2班”是怎么练成的?

他们成功的路径可复制吗?

小编带你解密“小2班”。


01

每个成功的组织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组织者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只能寻访“小2班”在杭的学长学姐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感知“小2班”的班级文化。是的,已经毕业近十年的“小2班”,依然有明晰的班级文化,并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由于是在职读研,“小2班”年纪相差约十岁,而年龄、行业的差异反而带给他们思维的碰撞及开阔的视野,这无疑是“小2班”向心力的本源。


“小2班”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自不必言说,他们不仅在每一次的作业与考试中发挥出色,而且曾在MBA校际篮球联赛第一名,可谓是全面发展。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毕业后仍定期组织聚会、读书会、企业参访、校友毅行等活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他们在每一次的相聚中不断复盘、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彼此激励。



毕业后“小2班”之所以还能保持凝聚力,连续10年共同成长,离不开一个成功的组织者——班长张耐。张耐学姐属于奉献型人格而非领袖型人格,她小小的身躯,却蕴藏着巨大的影响力。做为班长,她记得住每位同学的生日,并在毕业多年后持续关注大家,成为所有人联系的纽带。她不张扬、不争辉,擅于创造舞台让他人表现,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凝聚班级成员。说起同学们毕业后的经历,张耐班长如数家珍却绝少提到自己,看得出她由衷地为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02

精神领跑者——吴钢


如果说张耐班长是活动中的组织者,那么吴钢学长就是精神上的领跑者了。吴钢学长是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妥妥的体制内。不同于想象中体制内的四平八稳,吴钢学长近期仍打算攻读博士学位,一来是学无止境,二来也想给儿子做个榜样和表率。


毕业后,吴钢学长成为“小2班”跑团的引领者和灵魂人物,以一己之力带动“小2班”数十位同学加入跑马的队伍,传递正能量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其他同学们也毫不逊色。此间,“小2班”涌现出1位国家职业资格私教、4位沙漠挑战赛高手、5位全程马拉松跑手,运动轨迹从国内到柏林芝加哥,从平原到冈仁波齐,运动项目从马拉松到铁人三项,创下了参与马拉松赛达152场,累计里程达60690公里的记录。跑马拉松的是一群“求变”的人,它的了不起之处在于,运动赋予的强壮体魄和坚毅性格,能让人面对困难宠辱不惊、从容不迫,这大概就是“小2班”获得成功的精神动力。



吴钢学长认为,MBA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趣的班集体,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们分享不同的人生体验,结识一群对自己很有启发的朋友,那的确是一个人莫大的造化。不同思想碰撞能够触发每个参与者的创新能量,彼此融合,最终形成思维闭环。而MBA后的十年,则是人生变化最大的十年。同学们有人事业有成,有人学业进步,有人不断试错,每个人都是一段精彩的别样人生。


03

学以致用的“文武全才”——俞成森


俞成森学长是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市青联委员,荣获江干区第八届“十佳青年”,先后参与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市重大创新专项等,重庆物流师培训 ,获得授权专利7项,公开发表论文7篇。做为企业管理人员,他积极推动创新改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热心参与救助特困职工、帮扶贫困学子等公益事业。他带领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等称号,公司产品也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产品质量金奖、银奖。


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原先是部属企业,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办近50年来,一直为煤矿、火电厂等传统能源企业提供施工设备。2003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企业日益面临市场压力,亟需转型升级,公司进行了混改,管理层开始持股。俞学长自2000年进入杭钻公司做研发工作,是典型的“技术男”,他曾在多个岗位轮值,做过车间主任、事业部主管、直至副总,分管销售、生产、售后等工作。职位的变动对管理知识体系提出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尽管俞学长已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但仍攻读MBA的原因之一。“带着问题去学”使得俞学长能够迅速融会贯通,并在工作中不断践行管理理念,以杭钻组织结构变革为研究课题的毕业论文也获评优秀论文。



MBA所学使管理者能够在已知要素下达成目标,而企业家通常面临大量不确定因素,并在此条件下做出决策,对其预判性要求极高。随着事业不断发展,俞学长又攻读了世界经济学博士,如果说MBA的经历使他将管理理念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那攻读世界经济学博士学位则使其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2015年以后,拥有自动化设备研发优势的杭钻,看准垃圾分类的‘风口’,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生活垃圾计量清运平台” 在杭州市江干区实现了全覆盖,并成功打入上海、武汉等城市。俞学长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智慧城市,杭钻的生活垃圾计量清运系统已接入了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在宏观层面,为城市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微观层面,为基层管理者、执法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对杭钻而言,这将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2018年,俞学长还出任浙大MBA校外导师,辅导三位在校学员。学长从切身经历出发对学员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注重MBA的课程联系性,不能将其隔裂;二要注意结合自身经历,实践为王;三要重视与老师、不同行业同学间的横向沟通。如此,MBA的学习才能使人大获裨益。


04

平衡事业家庭兴趣的时间管理达人——王伟珍

王伟珍学姐攻读MBA之前就职于中国电信,体制内的生活过于稳定,与其性格不符,令其感觉发展受限。辞职攻读MBA后,她与先生共同创立了杭州运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公司在浙江省科技服务行业排名top前五。公司一路发展取得了系列成绩:被评为浙江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成立浙江省运酬科技评估中心;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王学姐以《YC公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与运营机制研究》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200万元的补助,并在此后的几年内,成功在公司推动科技创新云上服务系统落地,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商业价值。MBA的经历使王学姐比其它咨询企业更加注重体系搭建,相比同类企业,运酬科技侧重提供一站式、顾问式整体解决方案。不同于以销售为导向的其它咨询公司,运酬公司以技术主导运营,核心团队以理工科、硕士学位的技术人员为主要构成。这些使运酬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像王学姐这样事业成功的女性越来越多,但能够在事业、家庭、爱好做出很好的平衡,就绝非易事了。每天五点起床,一周四次晨跑,亲手为女儿准备早餐,甚至还在疫情期间解锁两项新技能——书法和绘画,王学姐堪称时间管理达人。如今,她还在研读浙大总裁班的课程,未来也考虑再攻读博士学位,优秀的人果然都是学无止境的。


05

心灵的港湾——读书会

周盈学姐与谢冰冰学姐于2016年发起成立知行社, 通过公众号知行桥(ID:zhixingqiao)链接知行社社群,社群活动常组织读书会、TED、现金流游戏、杭城走读等多种形式。其中读书会已经形成固定的交流模式,每年六期好书共读,并于2020年获韬奋基金会的关注,成为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组织会员。读书会最初是想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聚会的平台、心灵的港湾,随着规模发展壮大,逐渐开始影响其他校友以及他们身边的工作伙伴、亲朋和其他社会群体。


读书会的理念是:坚持读好书;坚持深度阅读并构建可靠的知识结构;坚持链接有深度、有价值的对话。每次读书会都会精选哲学、人文、心理、科技与有人生价值的好书供大家阅读、分享,在这里同学们可以远离尘世喧嚣,在彼此交流中共同精进。而周盈学姐与谢冰冰学姐做为读书会的领读人,能够长年累月的持续阅读,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小2班”还有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们,我们未及一一采访。如,王新义学长,现任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荣获信阳市第七届“信阳青年五四奖章”、农业农村部“返乡入乡创新创业100个典型人物”。他带领团队通过稻虾共作模式着力推动“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渠道+高效供应链+品牌化运作”的3+3模式,基于合作社实现“3个1000工程”,即培养1000名乡村振兴带头人,1000个生态养殖大户,1000名农商贸易经纪人。他带领团队为全市近5万户家庭架起了通往致富的绿色生态大道,每亩平均增收1000-2500元,为乡村振兴找到了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梁永星学长,曾留学加拿大攻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职摩托罗拉招研发中心,参与一代和二代移动通信研发。2006年摩托罗拉建立杭州研究中心,梁学长毅然回国参与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发,并于此间完成MBA学业。知识、眼界、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后,梁学长于诺基亚收购摩托罗拉网络部门之际,转向全球改革项目和运营业务,之后又调任美国芝加哥研发中心。多年的海外发展经历令其更加向往中国文化,近期还打算回浙大进修中国文学。


原抓纲学长,现任玛堡工业元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获得浙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硕士学位,通过校招进入丹麦丹佛斯公司硕士生全球轮训项目,先后在丹佛斯丹麦和丹佛斯美国工作。2010年出于拓展知识面、提升管理能力的考量,原学长回校攻读MBA,由此认识到会计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后,又继续学习获得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证书。

……


06

教学相长,良性发展

与其它学科相比,MBA是最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学科。十年间,学院、老师们与学员们一样,也在持续成长。如今的MBA课程设计相较十年前,也有了更大的变化。保留了全日制、集中班、周末班等行政班设置,以便不同生源能够灵活选择课程,还细分了Track方向,如资本市场、医疗产业、商务大数据、创业、文旅、人资等。与时俱进地发展学科才能充分发挥特色教学,使学员们可以根据职业发展方向优选课程,这对应用型学科尤为重要。


老师们也都大有所成,严进老师当年是MBA中心副主任,教授10级组织行为学,如今严老师依然极深研几,即将为20级教授领导力与组织行为课程。这些年,严老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子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7项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基于胜任特征的多层次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系列论文曾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管理学类)”,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魏江老师当年是院长助理,教授10级管理沟通课程,如今魏江老师已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术上也硕果累累,近年魏江老师主持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0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15项),在国际、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7部。


最后,我们回到开篇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读MBA?或许MBA的经历并不能彻底解除你对职业的迷茫、发展的瓶颈、未来的担忧,但能够让你始终保持前行的动能、不屈的决心、向上的姿态,由此出发,你不曾辜负岁月,岁月也不会辜负你。“小2班”是浙大MBA优秀班级的一个缩影,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班级会赶超“小2班”,浙大一届届MBAer都将以毕生经历给出一个个完美答案。



采访:麻丛,2020级浙大MBA,浙大MBA品牌合伙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