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喜讯| MBA校友企业——微脉完成1亿美元新一轮系列融资!微脉裘加林分享“创业经”
2019-06-24 文/徐玲 点击量:1649
2019年6月20日,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行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的日子,正当魏江院长祝福毕业生之时,“前方”又传来了好消息——MBA校友企业“微脉”今日正式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系列融资,融资金额达1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千骥资本、经纬中国、元璟资本、源码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据悉,这已是微脉在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拿到的第四轮融资。而微脉的创始人&CEO,正是浙江大学MBA校友裘加林,“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军人物。
同时,微脉也是浙大管院在开放办学方面的校企合作伙伴。
去年6月,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互补、共赢”,以推动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微脉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创业项目助力、产学研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微脉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微脉,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城市为单位、连接所有医疗健康资源,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和问诊、全流程支付、病例及健康档案管理、处方外配和药品配送、远程诊疗等一系列服务的本地一站式医患服务平台。
按裘加林自己的话来说,“微脉有点像三四线城市的微医+好大夫在线+支付宝”。
不久前,微脉创始人裘加林也因其对第三代“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的开创性探索,在“致敬攀登的力量”健康界年度影响力评选(2018-2019)中荣获“创业创新人物”称号。随着规模扩大和业务持续升级,据悉,如今的微脉已覆盖了全国17个省份,合作城市70余个,合作医院近千家,用户超千万,服务覆盖超1.5亿人口,十万名医生在平台上提供各种医疗健康服务SKU。
而未来,微链将进一步打造本地化医疗健康服务入口,加速互联网创新医疗服务布局。为此,微链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扩大在本地化医疗资源上的优势,加快城市布局,拓展合作城市和医院;二是持续驱动创新服务升级和技术迭代,并以打通医疗服务闭环为目标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运营”上进行突破;三是继续完善和打造更专业、更高效的人才梯队,完善业务板块。
本次融资领投方IDG资本合伙人张建斌表示:“城市化的运营门槛其实非常高,但是微脉另辟蹊径的准入模式为自己预留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微脉聚焦运营投入,在很多城市实现用户‘购物上淘宝、看病用微脉’的用户基本认知。同时它完全拥抱公立医院、扮演医院帮手的态度也与我们的理念相符合,医疗服务就应该回归到医院和医院里的医生中去,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健康。”
作为微脉董事,源码资本郝毅文表示:“源码资本连续投资了微脉的天使轮、A轮及B轮,本轮继续加码。很欣喜看到四年来微脉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专注服务患者、服务医改的定位,初心不变,商业空间也逐步扩大。源码愿意继续支持公司成长,也期待微脉能在互联网+医疗这个稳速变革的赛道取得更多成果。”
本轮融资跟投方之一的千骥资本沈小寅在接受《动脉网》采访时表示:“千骥一直致力于care of patients领域的投资和布局,而微脉从始至终以患者的本地化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基于首诊的信任医患链接,让患者获得更多的care相关的服务。我们始终坚信微脉会成为提高现有医疗体制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一环,在老百姓心中逐渐成为本地就诊服务的首选。”
创始人裘加林谈“创业”
“创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这样心不苦;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样心不累;懂得创业不可一蹴而就,成功更是低概率事件,这样心不躁;不苦不累不躁,创业才是享受。”
去年5月,裘加林曾受浙大管院科技创业中心(ZTVP)创始主任郑刚邀请,作为主讲嘉宾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创业经验。他在演讲中表示,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为城市的医疗健康而服务,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1.当今的创业者遇到了最好的时代
裘加林把中国的发展概括为三个30年。
第一个30年是私有制到国有制的改革(1949-1978年);第二个30年是国有到民用的改革(1979-2008年);第三个30年就是2009年至今,他认为,这是民用到民有的改革,产权意识从这个阶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自发自主创新。
所以,90后的同学正处于一个好的时代,那些已经从国有公有轨道拉到纯市场轨道的产业,相对较难创新。
相反,那些还留在原先国有工作轨道的产业,恰恰就是可以大量创新、大量改革、大量打破的。
而在大量未被创新的产业中,他选择了医疗健康。
2.互联网+的实质就是把一个行业拆分再连接
对于互联网+的创业模式,裘加林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互联网+的真谛,是把整合的服务机构拆分为单独的服务机构。
比如,原先我们到百货大楼买衣服,衣服的售点是集中的。而淘宝把售货员从里面拆出来;共享单车的创新点在于把自行车的拥有权和使用权拆分,让使用者只享受使用权。
再如,滴滴打车是把集中的出租服务从出租车司机拆分到私家车司机身上,然后使用创新的互联网技术改变原始运作模式;而网约车的出现则让全国每天4500万的打车人次,提升到了7500万次,这就是互联网+创新的力量。
3.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裘加林认为,医疗行业市场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从数据上看,全国人民光是每年看病的支出就超过3万亿。
他用一张互联网+医疗的演进图,分析了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和巨大前景。
1.0 浮云模式
10年前,医疗对互联网不开放,大家通过论坛沟通,于是形成了医生和医生间、医生和患者间的沟通平台及社群,但这些与医院和数据都无关。
2.0 浮冰模式
七八年前,医院对互联网开了一扇小门,于是出现了预约挂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众多地方性挂号平台及挂号网,此外,也出现了一些帮助医院搭建掌上医院的服务公司。
它们的特点是与医院有关、与数据无关,因为并没有同医院的数据、支付进行连接,服务单位是医院。
3.0 冰山模式
这种模式以城市为单位,而不是医院。在线上不仅可以实现挂号,还可以实现就医支付、医保结算、报告查询、处方查询、接诊医生线上咨询等功能。
它不仅与医院有关,也与数据及支付有关,这种模式连接本城市大部分医疗资源,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本地百姓提供精准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这个模式是微脉开创的。”裘加林说。很多以预约挂号服务为主线的平台在成立时,医院还没有向互联网企业开放,但如今政策开放了,这些挂号平台为何难以过渡到微脉模式呢?
裘加林说:“两者看似相似,但底层逻辑和架构完全不同,这还包括医院商务 BD 的重构,这些挂号平台很多都只是一个悬在空中的基础架构,而我们是落地的。”
4.0 新医疗
当前的医疗服务构建大都基于“用户和医院”的连接,而新医疗服务的理念则是基于“用户和医生”连接,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医生模式,开展连续、精准、信任的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
微脉基于医院来重构医患连接,一方面以医生为载体帮医院构建粉丝群;另一方面提高了医生的自主服务能力,拓宽了医院服务能力的边界。
4.微脉救命的实例:一个Z市的初二男生
裘加林在介绍微脉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Z市的初二男生成绩比较差,十分自卑。当时他患有严重抑郁症,但他缺乏自信,不可能到医院挂号找心理医生,他父亲也不愿意带他去看。
后来他萌生了喝农药自杀的想法,恰好当时微脉在当地推广。他在决定自杀前从微脉上找到Z市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花了十块钱咨询医生。
当时这个孩子引起了心理医生重视,在医生开导下,他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自此,裘加林意识到很多医疗健康问题是医院无法解决的,同时也感觉到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地无助者。“你接触了这个领域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需求仍未被满足,患者没有合适的就医渠道,由此导致的结果也非常恶劣。”
因此,裘加林便坚定了要把微脉发展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服务商”的决心。
而这样的目标,也给了他源源不断地创业动力,使得他在引领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路上不断冲刺,努力创新,才有了今日之“微脉”。
裘加林,2007级浙江大学MBA秋季班校友。微脉创始人,求是同创控股董事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