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07秋业余班 米娜
2008年的8月-12月,我作为浙江大学的MBA交换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管理学院进行了交换学习。记得在最开始报名参加此项目前,我向之前交换回来的师兄咨询,问他如果用1-10分给他的NUS之行评分,他会打多少分。当时他毫不犹豫的回答:12分!现在我想,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也会给出类似的分数吧。是的,这五个月,不仅仅是我有生以来最悠长的一个夏天,也是大大超出期望的、值得终身回忆的一段美好经历。
一.非常Singapore
狮城新加坡,充满着浓郁的热带风情,美丽、宁静、整洁、井然有序。作为东西方文明的融汇点,新加坡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国家,初来乍到,你会对那些华人面孔、华语文字倍感亲切,而不会陌生不知所措;进一步了解,你又会发觉,这里深刻渗透着西方文明,从官方语言英语的应用,到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治理模式、企业风格乃至行车习惯等。不到杭州市区面积1/4的新加坡在李氏政府的有效治理下,像一个高效运转的精密的现代化大公司,井井有条且安定繁荣,吸引着诸多国际集团将亚太总部在这里安营扎寨。在新加坡,不论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是欧美人,不论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或者无神论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方乐土。新国虽小,却 有着异乎寻常的包容性,多年以来一直以博大的胸怀致力于世界各国人才的引进,正体现了其“Unity & Diversity”。
新加坡的这些特点,都是交换学习的有利因素。因为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东西方学生的适应期都不会很长,又能 尽可能的吸收到多元文化的先进经验与知识,的确是交流的一个好选择。
下列各图为新加坡国庆日时,某社区举行的群众庆祝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进行独具特色的歌舞表演。
二、魅力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著名学府,正如其宣传语所言,a leading global university in Asia。这所魅力高校拥有国际化、高品质的教师队伍、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来自亚太区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学校本科生中有20%为外国留学生,是政府规定吸引留学生的最高比例,研究生部的外国留学生更是占了60%之多。而每年与世界优秀高等学府的交流合作,也是NUS的重要事宜之一。每年10月,学校会有一个Exchange Week,专门会向学生宣传全球交换生项目,鼓励大家去领略全然不同的异国风光和体验其他优秀高校的教学。记得在商学院的橱窗里,我曾看到母校浙江大学在NUS的交换宣传海报——“想了解浙江是怎样成为中国最富有的省份的吗?欢迎来到浙江大学”,后来,这句话成了我们两个浙大的交换生每次介绍母校时候的开场白。
这所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氛围非常活跃。由于NUS的住宿紧张,本科生必须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换取足够的学分,才有可能入住校内,因此学校的学生活动特别丰富多彩,中央图书馆门口的小广场似乎一年四季都有各种精彩的活动,从live band show到时尚bazaar,从 义卖到抽奖,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也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个人的能力。
校内拥有强大的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帐号和邮箱,基本上所有的学校和学院的通知都是通过邮件告知的。学校有一个e-learning平台——IVLE,每个学生都能在上面看到自己所选课程的课件、资料,并且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提交作业或下载资料,非常便利。学校拥有六个图书馆,藏书130万册,从电子资料到馆内查阅,学术资源十分丰富。
学校对学生选课非常重视。开学前,每门课程都有详细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和教师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做出判断。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里,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试听,决定选修、退选或旁听课程。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学校也会与学生进行最后考试课目的确认,以便于对某些课程没有把握的同学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宁可放弃该课程的学分而换得更高的GPA。
三.卓越Business School
Business School(商学院)是NUS最好的学院之一,其MBA项目在Financial Times 2009中获评世界第35名,EMBA项目获世界第20名,可以说是声誉卓著。商学院的许多老师都很多具有跨国企业的管理实战经验,比如我选的课程中,教授technopreneurship(技术创业)的老师曾经是JP Morgan的副总裁、并在parallax capital management、First Meta、Expara等风险投资公司担任CEO和合伙人;promotional management(广告学)的老师,具有20年的广告与市场营销的从业经验,前后在DDB、BBDO、Batey Red Cell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且在亚洲工作过10年;而consulting management(咨询管理)的两个老师则是Hewitt的资深咨询师。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个人提案到团队攻关,逐步渐进,仿佛进入了实际的商业环境中运作,一学期下来,常常感觉好像在该行业中实习了一次,受益远远超出仅拘泥于书本的思考和讨论。
商学院的学生是非常国际化的,2008的120余名full time 学生中,93%是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外国学生,平均年龄28.5岁,五年的工作经验,39%为女性。因此在上课时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常常有学生主动提问和互相讨论,一个偌大的课堂就像一个讨论班,活泼而不失秩序,这种时候,老师往往停下自己的话题,耐心的听学生热烈争论,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总结和评论,重返正题。在这种思想的分享和碰撞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索,从而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同学可以互相学习,还能教学相长。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是决定其成绩的重要因素,一般都占最后成绩的15%-30%。
就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是商学院非常重要的部门。每个MBA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必须学习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系列课程,包括怎样进行职业规划、怎样查询和充分利用学校及外部资源、怎样写简历、面试和谈判等求职技巧,也会介绍中心的服务进程、外部的就业趋势,组织各种行业的workshop(研讨会)等等。由于我的职业是HR,所以也特别去旁听了半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感觉他们的介绍是非常细致、全面和务实的,能促使MBA学生在短短的一年半内及早出击,找到满意的工作。此外,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去中心咨询,中心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提供就业或实习推荐。的确,作为一个著名的商学院,MBA的就业情况是衡量学院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更需要学院与学生携手面对了。
四.我的exchange生活
介绍了美丽的狮城和优秀的NUS及其商学院后,我想来谈谈自己的NUS商学院中的近半年的学习和生活。记得在刚刚开学的orientation(始业教育)上,商学院的院长告诉我们,我们所有exchange的学生,都充当着ambassador(大使)的角色。是的,在NUS,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母校、代表着国家甚至是一个民族,而日后回国后,我们又将是新加坡和NUS在中国的友谊使者。Ambassador,这个词,让我们的身上感觉到沉甸甸的,也激励着我在接下去的五个月中全力以赴的学习、全力以赴的与同学交流、全力以赴的体验生活、全力以赴的担当一名合格的大使。
我在一学期内选修了五门课,这是学校规定的交换生选修的最高限度了。五门课涉及创业、市场、人力资源、咨询及语言等多个方面,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全面的了解NUS商学院各个方向的课程。每门课程的课业都是非常繁重的,但是每每在痛苦挣扎之后,才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挑战自我后的充实感。
记得在techopreneurship的课程上,我和五个中国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将中国古老游戏麻将和微软最新技术Surface相结合的创业项目。我担任CEO,负责带领团队,将这个项目从一个最初模糊的设想,一步步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商业计划书,最终在期末拿到风投的竞标会上进行介绍。这不是简单的模拟游戏,而是完全真枪实弹的演习,我们必须要真的做好创业的准备,设身处地的去实践,才可能在最后获得风投的青睐。作为CEO,我不仅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还要组织分工、定期讨论、集中所有人的不同声音,整合战略、市场、运营、财务等各个部分,与老师沟通反馈等。期间我们还走访了微软新加坡总部的技术人员,确认了技术上的可实现性。记得很多个周末,我都是对着头绪繁多的各个成员负责的相应内容,不断与他们电话、网络沟通(大家都不住在一起,且由于课业繁重,每周只能碰头一次),然后整理归纳,常常从上午起床一直做到深夜一、两点。而在最终的风投竞标会上的演讲,也让整个团队的配合更加默契。最终演讲结束后,真的有风投到教室外面来与我们寻求合作,让大家欣喜不已。而更我难忘的是,在之后的小组互评环节中,我获得了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团队协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也都是与各国同学同心同德,最终闯关的过程。在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的课程上,我和两个新加坡人、一个美国人及一个中国同学被分在了一个模拟面试的小组里面。虽然平时我的本职工作就包括了面试,但是第一次被五个摄像头及半透明窗外的30多个外国同学“瞻仰”,心里仍然紧张不已。好在这个团队特别团结,每个人事先都做足了功课,大家一起热烈讨论如何“搞掂”这个面试,又在正式开始前进行了彩排。最终模拟面试结束的时候,整个团队也缔结了深厚的友情。在Consulting management最后答辩的前夜,我和小组同学从下午讨论到了晚上十二点,学院的教室都锁门了,之后回到寝室,继续修改ppt和完善讲稿,直到半夜三点。而第二天早上又要坐七点的车赶到学校去答辩,中间迷迷糊糊的只睡了三个多小时,但是上台时还是要神采奕奕,幽默和自信的说服观众席上的“客户”。Promotional Management的团队项目,也是每次都讨论到深夜的,为了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所有成员群策群力,挖掘有效资源,竭尽所能,最终为新加坡某知名服装品牌提供了一揽子的广告营销方案。
在我们很多中国exchange的强烈申请下,商学院的交换生负责人Zahira小姐帮我们特别申请了跨院的语言学习课程,从而使得我们有机会与其他各个学院的博士生一起进行英语的听说训练。这是一堂非常生动活泼且科学的课程,在这门课上,我们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用英文做演讲的技能,也与不同学习背景的各国同学分享了对学习、校园、婚姻、旅游、环保甚至人生的看法,很多同学的观点让我至今受益至深。
作为一个交换生,或者一个MBA,学习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学院为我们交换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包括orientation、city tour、cultural events、farewell Lunch等。此外,我们自己也有意识的组织了多项“民间”活动,比如与布丹、尼泊尔等国同学举行Dumpling Party,与美国、日本等国同学共赴中秋游园会,与印度、泰国等同学一起卡拉ok,跟法国、德国、美国的很多交换生去老巴刹聚餐……大家常常在一起聊起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对世界的认识,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我被安排住在校外的公寓boon lay,室友是一个泰国女孩和两个印度女孩。这种交叉住宿的安排有助于研究生们学会适应不同的生活习惯,了解不同的文化,尝试彼此理解和欣赏。我和室友们从陌生到熟悉,后来经常一起逛街,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我把探索新加坡和东南亚国家也列为了此行的目的之一。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去过了VisitSingapore推荐的每个景点,从风光迷人的圣淘沙到诡秘有趣的夜间动物园,从沸腾热闹的克拉码头酒吧到纯生态的自然保护区,从热闹新奇的科学馆到藏龙卧虎的各大博物馆,可以说是来了一次新加坡深深度游。假期里,我和同学们还去了泰国、印尼、越南、柬埔寨等各东南亚国家,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开始深深的迷恋上了自助旅行。
14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实,似乎很漫长,又似乎是转瞬即逝。从来到这个陌生的新环境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索,我该用怎样的心态和行动去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对强手如林的各国同学,我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能怎样担当好大使的责任。是的,每一天,我都在思索,体验,全力以赴。不论结果如何,我都努力地去做了。
2月的杭州,每天都下着寒冷的小雨,而当我回忆起这段交换的日子,仿佛还是能感觉到新加坡那散发着海洋气息的热带温暖。感谢母校浙江大学给我提供这次交流的机会,为我推开了一扇世界之窗,让我有机会领略亚洲顶级的MBA教育。也祝愿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浙大的MBA教育能够更加蒸蒸日上,为 今日之中国和世界培养更多的商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