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ICULUM

教学培养

伦敦夏日行 -浙大MBA赴UCL暑期游学小记(二)

2014-10-22 文/MBA教育中心  点击量:9359


文/2013级MBA集中二班   戴颂威


    

    7月6日到7月19日,13个日夜,31名来自世界各自的同学,我们在伦敦大学学院(UCL)度过了难忘而充实的为期两周的夏令营(Global Management Summer School,“GMSS”)。


    回国两个多月,多少次想提笔写下点什么,但纷繁生活和工作羁绊中,不知从何着笔。眼见又快开学,终于有空静下来整理照片,将这篇游记付诸实现。感谢浙大和UCL给我们的这次游学机会,感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夏日的美好时光。


行前准备和伦敦生活


     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出国办签证绝对是个麻烦的事情。虽然有多次出国经验,也不是第一次出国交流游学,但签证中心网站上要求的一大堆材料还是让我倍感痛苦。在忙碌的考试季,我们白天忙着工作和学习,晚上就用来整理签证资料、设计行程攻略,然后在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来不及挥别家人好友,我们就匆匆踏上了前往英伦的旅途。


    从杭州到阿姆斯特丹再到伦敦,13小时的飞行,抵达希斯罗机场已是晚上9点,拿取行李过关后的第一次事便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地铁线路图找到正确的地铁站和线路。伦敦作为当年“日不落帝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地铁系统十分发达,线路纵横交错,而且是以名称而不是数字来命名地铁线路,再加上同一条线路还会有不同的区间车、大站车、甚至不同的支线,要在伦敦顺利生活,首先得做好地铁攻略。伦敦的地铁历史悠久,站点和车厢都略显陈旧,但票价绝对不便宜,单程起步价一般都是30人民币以上,因此买张预充值的Oyster Card享受折扣是正确的选择。


    UCL为我们安排的免费住所,留学生中心(International Hall)位于伦敦市中心西部,靠近Russel Square地铁站,毗邻著名的大英博物馆,离UCL校园步行约15分钟。International Hall有食堂、洗衣房、活动室、阅读中心、影音室等配套设施,每人一个小房间,大概10平方米,虽然小但很整洁,卫生间和浴室是公用。UCL为我们夏令营学生提供了免费的英式自助早餐,烤鱼、薯饼、烤番茄、煎蛋、面包、水果及各式饮品应有尽有,完全不逊色于星级酒店的早餐水平。


    说到吃,英国的“黑暗料理”天下闻名,有人说“舌尖上的英国”只有一道菜-“Fish & Chips”,所以在这次行程中,品尝美食并不是我们的重点项目。除了早餐在International Hall,午餐大部分都会由UCL提供,基本是汉堡、三明治、薯片、饮料、水果等地道的英式午餐。晚上一般被我们用来逛街和购物,所以吃饭一般是随遇而安就近解决,但也品尝了中餐、火锅、日式、意大利菜、牛排、fish & chips等各种类型的食物。总的来讲,英国本土的食物确实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在伦敦这种国际化的大都市,你总能找到还能符合口味的食物。英国人在吃的方面不讲究,但英式红茶却是大名鼎鼎,在上课和参观活动的每一天,组织者都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课间茶点,让我们品尝了各种口味的英式茶,使得我们同行的小伙伴们几乎每人都购买了大批英式红茶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


    伦敦素有“雾都”之称,秋冬阴冷而多雨,但是夏天是伦敦最舒适的季节。受高纬度的影响,这里夏季的白天很长,一般到晚上9点半天才会全黑。7月伦敦的平均温度大概在25摄氏度左右,白天即便穿着西装走在路上也不会感到太热,和杭州动辄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对比起来实在是太幸福。伦敦的雨说下就下,即便是晴天,带着伞上街也有必要,但是雨也是温和的,不会连绵不断,坏了出行的心情。伦敦的天很蓝,目之所及是干净的街道,散着步的鸽子,悠然自得的街头艺人,形色匆匆西装革履的职员,还有散落在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和那些小憩、看书、跑步的市民们,这一切很难让我们联想起“雾都”的称呼和当年震惊世界的灾难。


    说完衣食住行,再说说伦敦的购物。作为世界著名的时尚之都之一,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伦敦街、摄政街、邦德街、萨维尔街和Selfridges百货和在骑士桥的Harrods百货都是寻求时尚且热衷刷卡消费的全球购物者的麦加圣地。但和很多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伦敦街头的商店大都在晚上6点到7点就关门谢客,大的百货商场每周往往也只有一天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9点到10点,而且在市区内的百货商场往往历史悠久,空间有限,因此纯论购物体验还不如国内的大型Shopping Mall。


我们的学习生活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GMSS的主办方: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位于伦敦市中心,邻近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是一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尖名校。在英国,与剑桥、牛津、帝国理工、政治经济学院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2014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中,UCL高居全球第4位,世界声誉榜排名全球第21位,英国第4位。




UCL大学主广场


    这次的GMSS 一共有来自四个国家的31名同学参加,其中中国学生14人(浙江大学8人,清华大学6人),印度学生10人,哥伦比亚学生5人,智利学生2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在彼此交流中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GMSS课程全体同学合影


    来伦敦之前便收到UCL发来的每天详尽的日程安排,当时便知道这次游学绝对不是游山玩水的两周。但事实证明课程的紧密更甚于我们的预期,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5点,除了午餐时间,没有一刻停歇,而且穿插了不少高强度的小组讨论或者是一对一讨论。




和教授的合影


    这次的GMSS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的商学院课程的讲授,每门课程半天时间,主要有影响力与全球性谈判、战略与创新管理、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欧洲市场与消费者关系、欧洲金融与财务会计、管理咨询、领导力表现等。仅从课程内容来说,很多我们在国内相似的课程中都已经学习过,但是课程的形式十分丰富,同时老师很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跨国跨文化的小组讨论并没有因为语言造成太多的障碍,反而激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并进行了更好的沟通和合作。第二部分主要去企业参访并听取一些介绍和培训课程。伦敦的金融服务业十分发达,因此我们参访的企业也基本都是属于金融、会计财务和咨询行业。短短几天,我们参观了德勤、安永、CAPCO等会计和咨询公司,参观了渣打银行、英格兰银行,听了来自CIMA, ICAEW两个英国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行业的分析和宣讲,还在伦敦证交所集团总部学习了一整天英国的上市制度和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史。总的来说,虽然简单的参访不足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并且部分讲解内容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作业,但是也能使我们对于伦敦的金融和商业环境有所了解,并体验了伦敦白领人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也体会到了从伦敦传统金融区-伦敦城到新金融区-金丝雀码头的时代穿梭感。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1、这次GMSS的组织者很用心负责,要感谢可爱的Marco,Michael和Shak这三位主要组织者。入学的第一天我们每人就拿到了一份Welcome Pack,里面的内容细致到令人动容。因为暑期学校期间每天上课的教室地点都不一样,该手册内页就详细列明了每天上课的地址并附上地图,还单独配一页文字告诉你从入住的地方去该教室到底要怎么走,具体到前进多少米红绿灯左转的程度。资料不仅包含每天上课的内容,还包含了伦敦地铁详图、伦敦景点及交通介绍、通讯网络的选择、附近餐馆的推荐、旅游及购物建议等等。组织者还帮我们每位学生办理了临时学生卡,使得我们能享受UCL校园的无线网络和一些设施,同时还开通了网络平台共享各种课件和资料。此外,三位主要组织者和来自UCL的学生志愿者都会紧张和我们沟通,交流关于项目、关于我们生活、关于伦敦的各种话题,并积极对项目细节进行各种改进和优化。以上种种安排,使得这次GMSS课程进行得十分顺利并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2、课程组织形式很好,每次的小组讨论和Presentation是巨大挑战。与我们在浙江大学MBA课程中的传统座位形式不同,UCL的很多课程都是按圆桌的分小组入座,而且每次的人员分组都会有变化而不是固定的小组。几乎在每次课上讲授者都会安排小组案例讨论和小组汇报,每个环节都是严格限制时间的,讨论和汇报都需要在现场的有限时间内完成,高强度地和外国学生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完成汇报材料绝对是一项有挑战的任务,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基本都迅速适应并融入团队,语言上的些许不顺畅并不太多的阻止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值得强调的是,在GMSS课程上,老师们都十分强调团队的参与性,小组汇报绝对不能由一个人来单独完成,而是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需要讲述其中一部分。十天的课程下来,确实使我们受益匪浅,起码英语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3、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特点很鲜明。印度学生在课堂上是最活跃的,积极主动回答各种问题并与老师互动,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普遍要比我们中国学生要好不少,虽然发音有些奇怪但在英语国家的人听来基本没有障碍。哥伦比亚和智利同属南美国家,学生们十分热情奔放,并且比较有个性,课后总是很积极邀请大家一起去进行活动,无奈我们经常另有安排很少参与。中国学生相对含蓄内敛,不轻易表达观点,但思考过后的表达往往有理有据,逻辑思维缜密。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在英语沟通上中国学生要略逊一筹,否则我想我们在课堂参与度上不会逊色于印度学生。另外,印度学生和南美学生的一种文化观念和我们差异很大,就是他们相对来说时间观念比较差,不那么守时,平时上课通常会迟到十几分钟。在最后一晚的夜游泰晤士河活动中,因为部分学生的姗姗来迟,使得原定的开船时间拖后了一个小时,这在我们和英国人眼中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也许就是民族文化间的显著差异吧。




和组织者的合影


游玩在伦敦


    来到伦敦这个现代与历史交织的城市,观光旅游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对我来说严格意义上的游玩时间只有一个周末两天,于是每天下课时间都被我们拍得满满的。工作日下课后大部分景点都已关闭,间或有些博物馆每周有一天会延长至晚上8点或9点关门,所以下课后的时间一般被我们用来逛街、游玩城市公园、参观博物馆等。当然,伦敦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的“伦敦眼”是可以夜游的,当夜幕降临,登上伦敦眼,俯瞰泰晤士河、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夜晚迷人的伦敦城,确实是令人难忘的回忆。伦敦的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免费,两次访问大英博物馆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壮观和浩瀚,泰特现代美术馆让我领略了“似懂非懂”的现当代艺术,自然历史博物馆使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绚烂多彩,格林尼治天文台带给我们跨越东西半球的奇妙感受。




夜晚的大本钟


     因为时间有限,我放弃了牛津剑桥这两个神往已久的小镇,将周末时间花在了伦敦市区的景点中,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汉宫、伦敦塔等著名景点,大都带上英国皇室的烙印,见证了英国王朝和皇室的沧桑和兴衰变迁,也使人依稀可见当年“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和伦敦这个当年世界中心的底蕴。伦敦城内鲜有高楼大厦,各式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宽敞公路和狭窄小街相互交织,西装革履的人们乘坐一百多年前挖的地铁上下班,金丝雀码头附近新金融区的创新和活力,都让我们感受到伦敦这座现代与历史相融合城市的独特魅力。




伦敦塔桥


    两周时间转瞬即逝,因为工作原因,结束课程的第二天我便匆匆返回国内。在这两周时间里,有劳累也有欢笑,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最终留下的,应该是段难以忘却的美好回忆。




毕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