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SSIONS

招生信息

[信息二]:2008年在职攻读MBA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复习参考资料

2008-12-31 文/浙大MBA教育中心  点击量:403

浙江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理论课复习参考资料

编写说明

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考生请注意:

     根据国家要求,报考我校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校教师考生在复试时要进行政治理论考试,考试有学校自行组织。为了方便考生复习,我办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编写了此份复习资料,本次政治考试命题将不超出本资料的范围。其内容共分四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三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四是时事政治部分。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办

               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三、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四、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性总体性把握。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它具有阶级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这个周围世界是包括人和人类社会的世界。方法论是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她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这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她强调理论对于实践起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实践的指导而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个特点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评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它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的精神贯穿其中的。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存在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都必定表现为一定的运动,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与承担者。人们说到运动,总是指什么东西在运动。没有载体的运动,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即使精神活动也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运动的表现,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是主张无物质的运动,把精神、意识当作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这二者错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至人的思维都是运动的。但我们也承认有静止。静止不是绝对地不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如下两种情形:一是说某一事物在绝对运动中相对于特定的参考系而言,未发生或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例如,一座山相对于地球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即不具有机械运动,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二是说某事物的运动、变化尚处于量变阶段,还没有发生质变的时候,它的质暂时是稳定的,这时也可以说该事物是静止的。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首先,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其次,运动和静止又是统一的。一方面,静中有动。所谓静止不是绝对没有运动。静是动中之静,并非不动。另一方面,动中有静,一切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真实状况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这就要求人们学会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看到运动,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

形而上学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的绝对性,这是错误的,它必然导致僵化和不动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则走向了另一极端,根本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抹煞事物的界限和质的区别。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它的要害在于否认事物相对静止的质的区别以及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条件。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世界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客观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它们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呢?这在哲学上叫做世界统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回答,明确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首先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巨大成果所提供的证明。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证明,不论是宏观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世界,都是物质的,都是物质存在的具体表现。而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也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即生命的基础不是什么非物质的“生命力”,而是包含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蛋白体,它也是一种物质,整个有机界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首先,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思维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产物,如同人自身一样,思维、意识归根到底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其次,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即社会其他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物质关系。再次,社会的发展不是什么神的旨意,而是客观的物质生产力的推动。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世界尽管纷繁复杂、丰富多样,但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必须有哲学上的论证。自然科学的证明是重要的,但它的全部论证都是具体的,有限的,是个别、特殊;而整个世界是无限的,它是普遍、共性、全体。这样为了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光有自然科学就不够了,还需要哲学的辩证逻辑思维,把有限和无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部分和全体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从具体科学的成果中概括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的结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是长期的持续过程,随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必将有越来越丰富的材料和新的内容。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第一,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第二,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又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那末,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的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决定工作方针,使主观尽可能地与客观相符。而决不能从原则、书本、主观愿望出发。第三,既然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和运动着的,那末,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使我们的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要遵循事物固有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的空想。

4、意识能动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坚持物质与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承认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是指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和能力。所以,毛泽东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或者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的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意识的能动性有如下具体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和动物的反映不同,它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即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并且通过行或做即实践,一步一步使目的和动机变为现实,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它能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抽象,使之飞跃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反映。它能追溯以往,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指正确的意识通过实践变成了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烙印。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这正如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第四,意识活动对于意识主体——人的生理过程的某种程度的控制性。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作用于外部世界,而且能作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关于意识或心理活动通过对于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作用,这早已为医学和人自身的经验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但要把它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区别开来。唯意志主义是19世纪20年代产生德国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其根本错误是歪曲意志的性质,将其夸大为世界的本原,夸大为是万事万物的决定性因素。

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就必须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意识的能动活动就是盲目的,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认识规律、把握运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这是因为,规律是深藏于事物现象背后内在的东西,是感性所不能达到和把握的,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达到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即通过实践,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开辟道路。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有敢闯、敢干的革命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夸大意识能动性的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以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借口,不承认、不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为人只能消极无为地听从于自然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宿命论和懦夫懒汉式无所作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5、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现实存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普遍联系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必定处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而且,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联系的内在规定性,通过主观努力去建立新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非是主观臆造的;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认识和发现新的联系,但决不能以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系统是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各部分的有机统一体。系统是有结构分层次的,也是开放的。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想,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联系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必然与周围事物和现象发生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事物和现象才能存在和发展。二是指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具体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联系普遍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体现在于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善于瞻前顾后,识大体、顾大局,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学会在区别中发现联系,开辟新局面。要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

联系还是多样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主要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只能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其带上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事物都是复杂的,因而都是多种联系的有机统一。

联系多样性的实践意义,在于启迪人们在实践中,对待事物和问题不要简单化,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在考察事物各种联系时,要着重抓住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但又不能置其他联系于不顾。

6、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原理

恩格斯曾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成就,把运动归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这五种形式是各不相同的,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把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则是错误的。18世纪,法国有些唯物主义者提出“人是机器”,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同时又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具有客观性,任何规律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具有稳定性,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表面的、外在的、变化多端的现象相比,规律是内在的、深沉的、稳定的,即它是复杂多变事物和现象中确定的、必定如此的东西。第三,具有普遍性,它是千差万别事物中的共性和一般。第四,具有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其本质的联系就反复出现。

我们掌握了规律和规律的特点,一方面就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决不违背客观规律;但另一方面,又要发挥人的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消极无为和宿命论的思想。

在规律问题上的决定论是主张事物和现象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一种学说:第一种是宗教神学的决定论,也就是宗教因果报应说,其根本特点是认为一切都是由上帝预先安排好了的。这是一种非科学的决定论。第二种是唯心主义决定论,其特点或是把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看作纯精神的东西,或是把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看作是人主观地赋予客观事物的。第三种是机械的决定论,这种理论承认事物的规律性和因果联系,但它仅仅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说明规律和因果联系,而且常常把必然性加以夸大和绝对化。机械性是近代唯物主义决定论之主要缺陷。真正科学的决定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它既承认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又指出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在承认必然性的同时不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根本不存在什么必然性和规律,也不受任何因果关系的制约,完全是偶然的,没有确定的原因。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

7、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与实践意义

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是不平衡的。这实际上也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表现。事物中各种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另外,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条件的变化也会促使主次矛盾之间的转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在每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同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相互转化。

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分清主次,要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第二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既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在矛盾分析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反对均衡论和折衷主义。第三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即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同时,要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和矛盾次要方面情况的发展,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8、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就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外部条件,亦即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

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作用,但它们作用的性质、地位是不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它不仅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不过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说外因不能直接地决定事物的发展,它只能通过加强或削弱事物内部矛盾一方的力量,转化为事物的内部因素,才能对事物的变化起作用。外因作用的性质有二重性:或是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或是延缓、阻碍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一,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观点,即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形而上学的外因论。第二,在注重内因的同时,又要注意充分利用外部一切有利因素。具体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9、辩证否定的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则把否定看作是由外力所引起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对立和斗争,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逐渐强大,最终取得了支配地位,这就是事物的否定。所以,否定的实质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是“自我否定”。而形而上学把否定看作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歪曲了否定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一,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说任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从特定的旧事物发展而来的,作为对旧事物否定而出现的新事物,在其对旧事物否定的同时就肯定和保留了旧事物中的某些积极成果。新事物正是在这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反映了某新事物与特定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其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说任何事物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必须经历一个否定的过程方能实现,不否定旧事物,新事物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这与它不了解事物的联系是矛盾的联系,不懂得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分不开的。

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在表现形式上一定是“扬弃”。所谓“扬弃”是指新事物在克服旧事物的同时,又保留、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成分。新事物对旧事物这种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既变革、批判又吸收和继承的关系,就是“扬弃”。形而上学不能把克服和保留、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否定就是事物绝对的不存在,完全被抛弃。

辩证的否定观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因为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即一切事物在其产生之时即已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所以,在实践中,辩证法要求,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就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新事物战胜和取代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二,既然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明确任何新事物并非突然而至,它总是与某一特定的旧事物相关联,一定是该特定旧事物的一次质变。因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所以,在作第一个否定时,必须使得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将有可能发生。第三,对事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分析态度,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既要克服、批判糟粕,又要保留、继承精华。因此,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否定、抱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或者全盘肯定、抱兼收并蓄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10、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原理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本质同规律、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事物的本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现特征,是事物的本质在外部的表现。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事物本质直接的、正面的表现;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属于本质的,是本质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假象会引起人的错觉,但假象并非就是错觉,后者是主观认识上发生的错误,是属主观的东西。

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表露于事物之外,可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本质则存在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借助于抽象的思维方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本质则是深层的、单纯的、相对稳定的。第三,现象属于事物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则表现在:第一,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第二,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总之,现象和本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和不同,即不能把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本质和现象存在着同一性,即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一切科学研究,就在于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分析而达到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善于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尤其要善于识破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在特定条件下,又要善于利用假象,以迷惑敌人。

 

1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偶然性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是由事物非根本的矛盾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决定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第一,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所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非根本的、次要的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与规律一样,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起决定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能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和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在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掌握事物的必然性,这样就可以获得主动和自由,减少盲目性。第二,由于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偶然性的研究,善于通过偶然性去揭示、把握必然性。第三,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片面性:一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只能是必然的,都是预先完全精确地规定了的。这是机械决定论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上的表现,它将导致宿命论,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偶然性与无原因等同起来。另一种是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没有一种现象和事物是确定的,它们都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这种观点会导致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是现代西方很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中有些代表人物公开用这种理论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吹社会历史发展纯粹是偶然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是根本错误的。

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